中東國家近年來社會開放,用心建設,進步快速,民眾也跟著趕時髦,奇裝異服,花枝招展。這與保守的伊斯蘭教民風相違,因而街頭出現了道德警察,隨時匡正偏離風俗的裝扮與行為。
開放自由的社會,如何打扮,只要不違法不影響別人,隨心所欲無人可管,更沒有道德警察的角色,就算有了道德警察的發心,也會被人嗤之以鼻。
但人性總有正反兩面,好與壞、正與邪、亮與暗,像拔河一樣,在內心不斷牽扯,不斷掙扎。道德是言行準則一把尺,有良知、有責任的人總以道德為準繩,無論社會封閉或開放,總不能逾越道德與良心。
也許我們的社會沒有道德警察,但每個人內心都有道德警察,隨時會提醒,隨時會糾舉,隨時會勸阻我們以道德為重,只是我們的內心是否重視,是否苟同,是否違背良心,逾越道德則因人而異。
其實宗教也有道德警察的功能,人一旦有了正信,就會心存善念,處處以道德為依歸,一旦有了偏差,信仰就會隨時提醒。
只要內心存有道德警察,只要內心的道德警察發揮力量,人人言行不踰矩、不違法,社會就會安和樂利、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