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國健署近日公布調查顯示,百分之六的高中職或五專學生表示,一名親近的朋友都沒有,一成學生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寂寞(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國健署近日公布調查顯示,百分之六的高中職或五專學生表示,一名親近的朋友都沒有,一成學生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寂寞。
衛福部國健署二○一七進行「高中、高職、五專學生健康行為調查」,在六十所高中職與五專,透過問卷了解學生心理健康、在校情形、家庭支持等多項指標,共訪五千兩百九十六名學生。
調查顯示,百分之二十五點八的學生表示同學不和善且不樂於提供協助,有這種感受的男生占受訪男學生的百分之三十二,女生為百分之十八點七。百分之十點三學生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寂寞,男生發生率為百分之十點四,女生為百分之十點一。百分之六點四學生沒有親近的朋友,男生占率為百分之七點七,女生為百分之五。
在家庭支持方面,百分之四十九點三的學生表示父母不知道自己空閒時間從事的活動,男生占率為百分之五十一點四女生為百分之四十六點八;百分之七十點四的學生表示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問題跟憂慮,男生占率為百分之七十二點九,女生為百分之流十七點五。
台灣精神醫學會祕書長張家銘說,青少年階段身心劇烈轉變,容易發生人際與心理衝突,近年隨著電腦手機普及化,挑戰更多元。
當代學生花許多時間在網路社交平台,但虛擬世界的社交無法取代真實世界的社交,因此沉迷網路的孩子可能導致社交能力不足、與現實社會更疏離,且現實社會既有的霸凌問題也易隨著網路滲透到下課後的時間,影響更深遠。
張家銘說,要培養好的人際支持網絡,宜減少上網時間、多與人有善意互動,每天與家人好好吃飯、聊聊天。學校則應大幅鼓勵學生參加社團、運動或團體活動,為學生打造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