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改善食安及病蟲害,農委會推動植物醫師法超過十年,前年將草案送到行政院,但遭提出「四大問」擱置至今。台灣今年首度爆發秋行軍蟲入侵,植物防疫體系忙成一團,農委會近來有意捲土重來推動植醫法,上月回文向行政院釐清疑慮,盼明年會期列入優先法案。
行政院前年對植醫法草案提出疑慮,包括「醫師」用詞是否適當、有無必要大費周章舉行國家考試、業務界定、人才從何而來。農委會防檢局植物防疫組長陳宏伯說,上月已向行政院申覆並逐一解釋疑慮,盼盡快逐條審查,排入明年優先法案。
根據草案,植物醫師須通過國家考試才能執業,可對農民、企業或出口業者提出診斷及鑑定,提供具法律效力的診斷書。行政機關也可委請植物醫師代辦防疫檢疫業務,解決政府人手不足問題。
台大植醫學程主任蕭旭峰表示,植物醫師跟農藥行如同「醫藥分業」,透過植物醫師處方籤才可購買農藥是最好的,但台灣植物卻只有藥房沒有醫院。
中興大學植病系榮譽特聘教授曾德賜表示,很多農民用四、五種藥劑才殺得了蟲,若透過專業諮詢,可能只須一種藥,大幅降低用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