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南方澳大橋斷裂,重五百噸的上方拱型結構傾斜,昨天以吊索及鋼梁完成固定,避免位移,臨時航道開通,因斷橋衝擊的漁業產能,今、明可逐漸恢復;整座斷橋將在下個月十五日前拆除,不開炸而徵調一萬噸級、全國最大海上工作平台船,分段拆除,新橋則預計花三億三年內完成。
斷裂的南方澳跨港大橋,是亞洲第一座雙叉式單拱橋,鋼板數量一千五百三十五噸,在一日斷裂,橋座落海阻塞航道,上方拱型結構挺立,但已下沉且傾斜五度,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救出傷者、全數找到六名罹難者,開出十二公尺寬、五公尺深的臨時水道,開放通行,為避免斷橋位移,以鋼梁與吊索固定。
交通部政務次長黃玉霖昨天說,十一月十五日之前會拆除大橋,斷橋分兩部分,其中,拱型結構重五百公噸,分段切割,水下結構困難,重量超過一千公噸,是鋼結構,切割要特殊機具與有經驗的工班,使用的工作船特殊,徵調全國最大海上工作平台船,有一萬公噸,長達一百公尺,寬三十五公尺,從水面上直接進來作業,不會影響周邊交通,機具還有最大的起重機。
因斷橋衝擊,捕撈作業受影響,開通臨時航道,設紅綠燈引導進出,依海巡署統計,昨天到下午四時為止,南方澳漁港出港有一百七十艘,進港一百一十三艘,蘇澳區漁會表示,目前以捕撈鯖魚等為主,出海作業天數不一,返港的尚少,估計今天或明天就會陸續恢復產能,供應消費市場。
宜蘭地檢署偵辦南方澳大橋斷裂,昨由專案小組到桃園健行科技大學,帶走承攬橋梁檢測中心等處相關合約、計畫書等文件,以釐清案情,檢方表示,全案積極偵辦中。
另對於港區剩下十六座橋有八座未曾檢測問題,交通部長林佳龍原要求港務公司三個月內完成檢測,不過潛在安全風險仍過大,林佳龍昨要求扣除三座去年新建的橋,其餘十三座須在一個半月內完成安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