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收集塑膠垃圾 海洋吸塵器 1mm碎片都不放過

 |2019.10.04
2166觀看次
字級
海洋清理行動二日宣布,「海洋吸塵器」在太平洋垃圾帶收集到第一批塑膠垃圾。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荷蘭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行動(The Ocean Cleanup)2日宣布,透過「海洋吸塵器」在太平洋垃圾帶成功收集到第一批塑膠垃圾,大至汽車輪胎、小至1公厘的碎片都能收集。

海洋清理行動計畫透過「系統01」(俗稱海洋吸塵器)收集海上漂浮的塑膠垃圾,目標在5年內收集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一半的垃圾,這個垃圾帶位於加州和夏威夷之間,約為2個法國大。


圖說:Maersk Launcher補給船網羅的海洋漂浮塑膠垃圾,從大型漁網到微塑膠都有。圖/取自The Ocean Cleanup網頁theoceancleanup.com

海洋清理行動25歲荷籍創辦人兼海洋吸塵器發明人柏揚.史萊特(Boyan Slat)表示,海洋吸塵器上個月從舊金山出發後,成功收集到第一批塑膠垃圾。

史萊特的構想是透過洋流力量,收集瓶罐、塑膠袋、拖鞋及其他垃圾。「系統01」去年出海測試初期不順利,而且因風浪大而受損。

9月9日再度由船隻拖曳從舊金山出發,補給船拖著600公尺長繩索,系統包含一個錐形3公尺長裙板,捕捉剛好在海面下漂浮的垃圾。

史萊特表示,「這是史上第一次在太平洋垃圾帶收集到垃圾。因此,清理海洋垃圾是可行的」。他將設計收集力更大、更耐用的第二代收集裝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