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須冠達台北報導】政府想以補貼解決物價上漲,曾在公家機關任職的邱先生認為,補貼政策像在補破網,愈補愈大孔。
他以第一次能源危機為例,他說:「抑制米價政府撥款補貼,結果米價比大豆、玉米還便宜,不少養豬戶拿食米餵豬,補貼美意也被扭曲。」
邱先生指出,以政府補貼計程車購油為例,真要補貼,應是比乘計程車更窮的人。問題重點是:就算要補貼,要補給誰?施政前就該想清楚。
蔣經國時代遭遇兩次全球能源危機,物價高漲,但邱先生說,當時政府單位氣溫到二十八度才開冷氣,官方座車也換成三千西西以下,路燈則是間隔開燈,「那像現在,上午談節能,晚上要光雕,還有鄉鎮路燈整排看似牆,這種口惠實不至的施政,比起過去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