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拾金昧不昧

一郎 |2007.08.02
670觀看次
字級

看到有人錢掉在地上,你撿起後,是放進口袋,還是物歸原主?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人生。

清曾國藩在翰林院任庶吉士時,有一天到海王村書店看書,當時正好有兩個人在買書,其中一人掏錢時掉了一文錢,另一位則迅速用腳踩住,等人走了迅速撿起錢,得意洋洋地走出書店。曾國藩看到這一幕後,便詢問店員那二位買書者的姓名。

及至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有一新任知縣前來求見,曾國藩一看,赫然是當年那位撿錢的人,於是臉色大變說:「若人連一文錢都愛之如命,一旦讓他當上百姓的父母官,怎麼可能不剝削民脂民膏呢?」於是免了那個人的官。

宋朝彭思永小時候,在上學途中撿到一隻金手鐲,於是坐在原地。一會兒有人慌慌張張的尋物,彭思永觀察一番後,確定應該是這個人掉的,於是還給了他。失主欲以錢答謝彭思永,彭思永卻說:「我若愛錢,之前就把這金手鐲給藏起來了。」

彭思永長大後參加科舉考試,帶了幾隻金手鐲當盤纏,一同應考的人把金手鐲拿來賞玩,結果一隻掉進其中一人的衣袖裡,大家都急著為彭思永找那隻金手鐲,彭思永卻說:「金手鐲就只有這些,並沒有少。」等到散會時,朋友作揖告別,金手鐲掉了出來,大家都很佩服彭思永的度量。彭思永後來中了進士,累官至戶部侍郎,成為宋朝名臣。

一分錢不多,但有人連這一分錢都要貪,反而失去大好前程;有人家貧但不貪,還有喜捨心包容他人過失,所以有所成就。《佛光菜根譚》就說:「喜捨好比播種,懂得播種,必然有所收成;貪婪彷彿掘根,根本不固,難望果實纍樹。」少一分貪,多一分捨,就能累積財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