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球爺爺 把海廢變風景 文/邱雙 |2019.10.03 語音朗讀 31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浮球爺爺」趙有德(圖)用簡單工具讓廢棄物精采變身,包括元宵節配合「乞龜」習俗,動員南寮社區人力,合作完成大型〈福求平安龜〉。圖/邱雙 「浮球爺爺」趙有德用簡單工具讓廢棄物精采變身,包括元宵節配合「乞龜」習俗,動員南寮社區人力,合作完成大型〈福求平安龜〉(圖)。圖/邱雙 瓢蟲與烏龜。圖/邱雙 南寮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陳有擇展示趙有德設計的浮球椅。這把椅子堅固耐坐,還有用浮球做的蓋子,防溼防髒。圖/邱雙蝴蝶。圖/邱雙 文/邱雙 漫步在澎湖縣湖西鄉南寮村,除了農村田圃風光、乾淨巷弄小道令人身心放鬆外,舉目可見的各式浮球藝術,無論是停在硓牆的彩蝶、瓢蟲,社區魚灶旁的《西遊記》人物造型,小菜宅中色彩斑爛的公雞等,總吸引人駐足拍照。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創作全出自南寮村「浮球爺爺」、九十五歲的趙有德之手。 南寮村連兩年獲選為「全球百大綠色旅遊勝地」,創罕見紀錄,但南寮及附近村莊沿岸常見海漂廢棄物,如浮球、浮標、塑膠箱等,若沒好好處理,就會堆積變垃圾,因此沿海村莊常發起淨灘,也有人撿海漂廢棄物另作他用。 在南寮土生土長的趙有德,年輕時跟父親從事磨石子工作,泥水工和木作都拿手,後來務農。六十五歲時,他看到村人用來撿小螺螄的提籃,想到若把海漂浮球鑽洞做成提籃,永遠不會壞,可傳給子孫用。一個念頭,開啟浮球創作生活。 趙有德有個大家庭,是南寮村長趙浚彬的父親,也是南寮村保寧宮管理人,和晚輩共住。家入口處一間看似雜物間的小室,就是他的工作室。 拜訪趙有德的下午,他正坐在被海漂材料包圍的工作室裡,專心畫著蝴蝶形狀,準備用來剪裁塑膠箱,為南寮社區創作蝴蝶。他說:「能創作心情就很愉快,雖在狹小工作室內,不會熱,不會煩,更不會累。」 只送不賣 親友路人都受惠 趙有德的作品不只擺飾,還有許多生活用品,真正賦予廢物新生命。如椅子、提籃、盆子、小垃圾桶,不只好用,還用不壞,親友及鄰居都愛用。他見客人來,起身拄著柺杖,開心招呼大家坐在他創作的浮球椅上聊天。浮球椅堅固耐坐,還用浮球做了蓋子,不坐時蓋上,不怕下雨、不易髒。 趙有德創作一款三層提式蚊香架,紅到台灣,台灣的親戚跟他要來拿去送人,台北、高雄、宜蘭都有人用,他一高興就不停做,已做逾三百個。陌生人看上任何作品,他都免費贈送,從不買賣。 同村晚輩陳有擇幾年前擔任南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時,發現趙有德的創作適合擺在社區,兩人展開合作,陳有擇畫設計稿,趙有德創作。合作第一件作品,是雞年時一隻色彩斑斕的浮球公雞,如今還精神抖擻立在社區小菜宅中。 社區辦活動,陳有擇會提供想法,請趙有德創作,像是南寮小農市集的浮球小農、動員多人的元宵節大型〈福求平安龜〉等;縣府環保局辦理清理海廢活動時,南寮社區也展示趙有德的作品,響應環保。 對於自己的作品讓社區更漂亮,趙有德非常開心。他每有新作,就拿到陳有擇家,請他放在社區適合的位置。陳有擇家的庭院也成了展示場,烏龜、瓢蟲、香蕉、小管等作品都有。 樂此不疲 睡覺還在想創作 趙有德無師自通,通常一看到海漂物心裡就有數「這款要做啥」,兒孫看到不錯的造型,也會拍照給他參考,像他最近愛上創作彩蝶,家人找了數百張蝴蝶圖檔給他。陳有擇更是創作拍檔,趙有德笑說:「他畫得出來,我就做得出來。」 家人很支持趙有德,媳婦說,老人常動腦是好事,只希望他別太累,但他有時躺著還在構思作品。「浮球爺爺」創作不輟且樂在其中,讓人看見老年生活有了重心的美好樣貌。 前一篇文章 廚餘發電見成效 英供百萬戶用電 下一篇文章 小海龜再見!幼童送幼龜回大海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6【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7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08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9【特搜啟示】2025.07.1310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造紙不砍樹 石頭紙環保耐用馬賽克名校 傳授獨門古藝印度雨林方舟 女園丁掌舵美政策轉彎 輝達H20晶片恢復銷陸壁畫振興術 荒城再現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