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性狐獴媽 小孩也愛趴趴走

 |2019.10.02
2743觀看次
字級
兒童動物區狐獴的可愛模樣,往往吸引小朋友注目。圖/林育辰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動物園從動物們哺育下一代的行為裡,保育員發現,爸媽個性上的差異,或是非親生爸媽照養,都對下一代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這也讓保育員戰戰兢兢,盼人工哺育的幼崽在狀態穩定後,能夠盡早回到媽媽身邊,順利回歸群體生活。

以貓熊來說,媽媽「圓圓」比較謹慎精明,爸爸「團團」則比較憨厚老實,「圓仔」是由媽媽帶大的,無論在食材挑選、口味喜好上都比較像媽媽。

狐獴家族有兩隻狐獴媽媽「泰芙」和「姆姆」,「泰芙」性格容易緊張,而「姆姆」比較隨興、不拘小節,「泰芙」帶大的小孩,個性也容易緊張;「姆姆」的小孩則在各種環境下都很放鬆自在、隨處亂跑。

另外,在人工哺育下長大的歐亞水獺「大金」、「小金」兄弟與人較親近,對環境的警戒意識不高;另一隻小水獺「金莎」曾被媽媽帶過,對人就相對較為警戒,自我保護的能力也相對比較強。現在「金莎」當媽之後自己帶孩子,三兄弟每一隻性格都小心謹慎,對人也較為警戒。

動物園內有部分新生個體,保育員必須採取人工哺育方式使其存活,但也希望在個體穩定後,就能讓牠們回到媽媽身邊,回歸原本該有的行為模式,才更能獨立或融入群體生活,避免動物產生不必要的印記,以為人類都是牠的同類,反而失去該有的「野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