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度每年產生九百四十萬噸的塑膠廢物,如何清理是個大問題。總理莫迪矢言藉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莫迪的這項減塑計畫訂於二日正式實施,將限制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製袋子、杯子、吸管和拋棄式餐具,希望到二○二二年能全面禁用。
有別於廢金屬幾乎可全部回收再利用,世上約百分之九十的塑膠製品最後都被當成廢物,造成每年全球付出逾二點二兆美元的環境和社會代價。為設法減少一次性塑膠廢棄物,目前為止已有超過六十國實施禁令和課稅。亞洲多國力圖控制塑膠製造並隨袋徵稅,但執行效果不彰。
印度若嚴格限塑,可能造成塑膠產業工作流失的後遺症,在印度經濟擴張力道為六年來最弱、失業率攀抵四十五年來最高之際,可能升高經濟風險。
Technopak顧問公司資深副總裁畢森表示,印度政府若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將擾亂供應鏈、推升牛乳、餅乾等日用品價格,並且衝擊食品加工和消費品等產業。
畢森說:「應有別的方法取代塑膠製品。應提供適合的環境,鼓勵業者投資回收。」
全球都面臨如何處理塑膠廢物的問題,但對印度尤其是嚴峻的挑戰,因為印度的鄉鎮缺乏足夠的廢物處理系統。目前塑膠廢棄物約六成已回收再利用,但其餘不是被丟棄路旁、進入垃圾掩埋場,就是流入湖泊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