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年受雇員工每人總報酬達73.1萬元,年增3.6%,非經常性薪資占比18.8%,寫下歷年新高。但另一方面,今年8月製造業景氣連10月亮出衰退藍燈,明年的員工報酬情形不知是否將受影響。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昨天發布2018年事業人力雇用狀況調查,由於企業積極調薪、發放獎金,全年受雇員工每人總報酬達73.1萬元,年增3.6%,且非經常性薪資占比18.8%,寫下歷年新高。
另外,台灣受雇員工年齡逐年提高,45歲以上者占了32.9%,比重持續擴大,平均年齡較2017年底增加0.1歲,來到40.1歲,續創新高。
主計總處指出,企業給付員工的總報酬涵蓋「薪資報酬」與「非薪資報酬」,薪資報酬可分為「經常性薪資」與「非經常性薪資」。前者是包括本薪、按月給付的固定津貼與獎金,一般慣稱「月薪」;後者則指年終獎金、年節獎金、全勤獎金、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
雇主另須負擔勞保、健保、退休金提撥等,這些屬於「非薪資報酬」,也可視為雇主的隱形成本。
據主計總處調查,去年全年受雇員工每人非薪資報酬10.2萬元,加計薪資報酬62.9萬元,總報酬為73.1萬元,較2017年增加2.5萬元,年增3.6%。
進一步觀察總報酬結構,受雇員工總報酬中,經常性薪資、非經常性薪資及非薪資報酬,所占比重分別為67.2%、18.8%、14.0%,其中非經常性薪資比重為歷年最高,年增0.9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說明,去年不只廠商積極調薪,每月的經常性薪資增幅多在2%以上,且前年景氣正處擴張階段,使得廠商在去年發放較多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更推升了非經常性薪資增幅。
主計總處統計,2018年薪資報酬中,經常性薪資增加1萬2372元、年增2.6%,非經常性薪資增加1萬752元、年增8.5%。
平均年齡40.1歲 1/3逾45歲
調查也發現,台灣受雇員工年齡逐年提高的現象明顯,去年底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以25歲至44歲者占58.2%最多,但占比逐年下降,比6年前少了4個百分點;45歲以上者占32.9%,則增加3.3個百分點,比重持續攀揚。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受雇員工平均年齡已增至40.1歲,續創高點,近6年來增加1.1歲。「這與人口結構有很大關係」,潘寧馨表示,台灣人口受到高齡化、少子化等因素影響,使得受雇員工平均年齡持續往上攀升。
主計總處表示,因退休而離職者,隨勞保、勞退新制等實施漸近成熟期,以及人口高齡化等影響,屆齡退休人數漸增,近3年都超過10萬人;去年退休人數達10.1萬人,較前年減少3千人,占退出人次的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