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人名 台南新路名接地氣

 |2019.09.11
3203觀看次
字級
柳營工業區的「腳腿仔大道」,相當接地氣,融入濃郁在地味。 圖/謝進盛

台灣各地道路名稱百百款,早期多以地方知名人物命名,但年輕一輩已不了解歷史脈絡,近來「在地主義」興起,新開的路段,逐漸跳脫人名,改以在地聚落名稱命名,希望獲得鄉親認同感,讓路名更「接地氣」。

台南市鹽水區的舊稱「月津」,是清初台灣的四大城之一,當地路名出現不少名人或地方知名人物。例如,朝琴路就是紀念出身鹽水的前省議會議長黃朝琴,清湶、金和與行昌等路,則是紀念郭清湶、謝金和和陳行昌等前鹽水鎮長。

學甲區也有「華宗」路,是紀念日治時期的庄長陳華宗,任內闢建學甲道路影響迄今,「三連路」則是紀念出身學甲的台北前市長、自立晚報發言人吳三連,外界稱作「台南幫」的代表人物。

近烏山頭水庫旁的南117線,由嘉南國小至台1省近五公里的「八田路」,是台南市前市長賴清德為感謝日本技師八田與一,闢建烏山頭水庫的貢獻而命名。

「在地主義興起,也帶動路名悄然改變。」地方文史工作者王世雄觀察,近年來一些新闢道路,逐漸跳脫人名,改以融入在地名稱深化連結。

王世雄說,台南柳營科技工業園區的「腳腿仔大道」,是以早期聚落地名命名、「德元埤大道」則是當地灌溉埤塘的名稱,新吉工業區有「安順庄大道」也是以早年庄頭名稱命名。

重視民意

廣納各方意見

「現在路名名稱,其實相當重視在地民意!」台南市政府民政局說,大台南幾年前推動里鄰整併,過程中有些里名勢必得從行政區域上消失或更名,但一些新闢道路命名時,如何深化與在地關係,往往就是思考重點。近來進步的思惟興起,讓公部門能回歸專業領域,聆聽在地鄉親建言,不受外界干擾,讓路名更貼近地氣。

市府戶政科科長張森穆說明,民政局實務上在公告召開道路命名公聽會前,都會納入各方的意見,文史工作者的相關建言,可在公聽會中提出來,不過公聽會是共識決,不會只聽單一意見陳述,只要能取得多數鄉親認同,公部門都會尊重。

張森穆說,通常都會聆聽鄉親意見、看法,藉由一些耆老的心聲在專業領域上創造雙贏。

有些文史工作者也認為,台灣許多路名與地方人物、地名有關,若能強化路名背景介紹,年輕一輩也更能清楚家鄉的人文歷史,讓路名有更不一樣的意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