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班的學生,透過中秋節歌曲、創意塗鴉以及製作紙燈籠,認識中秋節的習俗活動。
圖╱佛光山南天講堂提供
【人間社記者黃勁鋒雪梨報導】位於南半球的澳洲,時值冬末初春,如何讓本地出生的小朋友在西方國家及異於亞洲的氣候地理,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內容與意義?雪梨南天中華學校暨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東一分會七日聯合舉辦「佛光趣味慶中秋」系統活動,讓逾四十多位學生認識傳統中華文化與習俗,安排多項與中秋節相關的趣味文化教學活動,讓學生們體驗及感受中秋節的傳統文化背景、意義及內涵。
中華學校老師首先講述中秋節的緣起及相關的民俗傳說,包括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幼苗班的譚老師、陶老師,透過中秋節歌曲、創意塗鴉及製作紙燈籠,讓學生們認識中秋節的習俗及活動。較年長的慈悲班學生,透過老師的〈靜夜思〉、〈望月懷遠〉、〈中秋〉詩詞朗誦,讓學生們感受中秋的意境氛圍。
接著由佛光會義工指導如何自製冰皮月餅。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參與,用心學習,將月餅皮壓平,加入蒸好的綠豆沙餡,再用模型壓出月餅形狀,看見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大家滿心歡喜。
首次製作冰皮月餅的茹晉傑同學,好奇地詢問如何把月餅烤來吃,經義工解釋才知道,冰皮月餅是可以現吃。大部分學生都是第一次親手製作月餅,開心表示要把月餅帶回家與家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