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商務部於五日發布聲明指出,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財政部長梅努欽通話,雙方同意十月初在華府舉行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
中方表示,工作層將於九月中旬開展認真磋商,為高級別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做好充分準備。
相關訊息令投資人振奮不已,但分析師、經濟學家及企業領袖咸認為,此次談判不會達成一項全面貿易協議。
巴克萊分析師研究報告說,這是因為「美國的安全疑慮與中國的產業政策及其避免墜入『中所得陷阱』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差異」。
投資顧問業者的經濟政策研究主管崔伊茲說,中美談判最好的結果是「雙方同意暫停關稅」,但她認為,雙方至少在明年第二季前不會達成「任何規模或範圍」的協議,直到川普「可能為政治目的而降低貿易戰」。她也不認為中國大陸在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會「接受任何投降措施」。
摩根大通資產公司的策略師安德森說,由於過去幾月雙方採取強硬立場,因此在關鍵要求方面,這次談判不會有太多進展。上海美國商會主席鄭藝則認為,雙方不太可能在這一輪談判中達成貿易協議,因為「雙方的分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