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汙染 美多州開始禁放氣球

 |2019.09.03
127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為保護海洋及海洋動物,許多國家都已禁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吸管或棉籤,美國一些州及十多個城市已開始針對另一個常見物品設限:氣球。

近日在馬里蘭州東岸,熱中環保的民眾法爾斯塔在附近湖上撿到一個洩了氣的氣球,上面附有說明,指那是八百多公里外、俄亥俄州戴頓市的某家人做的實驗,他們在四天前施放氣球,想看看那些氣球能飛多遠,懇請撿到氣球的人回電。

此時正值美國禁止施放氫氣球這項趨勢開展之際。許多人認為,施放氣球等同隨意丟棄,造成「氣球汙染」,海洋生物或被氣球上的繩線纏繞,或把洩氣的氣球吞下肚。

在法爾斯塔的推動下,他居住的安妮皇后郡上周通過氣球禁令,違者將罰兩百五十美元(約新台幣七千九百元)。但此規定排除「非故意疏失」,即如果幼兒不小心讓手上的氣球飛走了,執法員不會追究。

專家說,氣球現在並非全世界最迫切要防止進入海洋的東西,今年三月,歐盟將棉籤納入單次使用塑膠用品之內,開始禁用,但歐盟的禁令中尚未包括派對氣球。然而有關氣球碎片的相關研究已日漸增加,致力於禁用氣球的環保人士說,他們的諸多努力似乎已來到轉折點。

根據全美州立法會議的資訊,目前全美至少有五個州及超過十二個城市已有某種形式的氣球禁令,包括維吉尼亞州及巴爾的摩市,其他還有六個以上的州近年考慮立法禁止。

去年夏天,克萊門森大學在動保及環保人士的壓力下,決定放棄三十年的傳統,不在足球賽開踢前施放數千個橘色氫氣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