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打呼!當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2019.09.02
1488觀看次
字級
如果打鼾聲音極不規律、音量忽高忽低,建議到醫院進行睡眠檢查。 圖/資料照片
長期打呼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會有猝死風險。圖/unsplash

編輯張睿杰/綜合報導

睡覺打呼聽起來好像不特別,最多就是影響家人睡眠,但是要當心!長期打呼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會有猝死風險。

如果打鼾聲音極不規律、音量忽高忽低,建議到醫院進行睡眠檢查,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半夜至清晨猝死風險是一般人2.5倍,

台北榮民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執行長周昆達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常有打鼾、白天昏昏欲睡、短暫噎住或睡眠中倒吸一口氣而清醒過來等症狀。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約2~10%,主因為睡覺時上呼吸道反覆塌陷,導致呼吸道阻塞無法呼吸,在重度患者身上,這樣的情形每晚甚至可以發生500次以上。

常見年長、男性、肥胖、呼吸道狹小、慢性鼻塞、氣喘、吸菸者,周昆達表示,據2010年之後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加快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生速度,打鼾又患睡止症者,高血壓風險為2.4倍、心血管疾病風險為3.7倍。

目前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分內科治療,如配戴陽壓呼吸器睡覺,把呼吸道容易塌陷的地方像吹氣球一樣撐開,或外科切除手術等。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英碩指出,穩定且低頻的鼾聲不是病,但若打鼾不規律、音量忽高忽低,建議進行睡眠檢查。

名廚詹姆士日前在臉書貼出他一臉虛弱的照片,頭上臉上還貼了不少醫療儀器,原來他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復發。

詹姆士也說,他4年前接受手術,術後卻失去味覺敏銳度達半年。徐英碩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多層次手術,可能切除部分舌根,可能因此影響味蕾,或手術過程壓迫舌頭,5%的患者可能有暫時性味道改變,如食物味道變淡,90%患者在3個月內會自然恢復。一般來說,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半數以上不需進行舌根手術,即使執行,絕大多數不影響味覺,民眾不必過度擔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