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裝空調 綠建築迷思? |2019.09.01 語音朗讀 44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台灣第一個拿到鑽石級綠建築標章認證的圖書館,坐落於北投公園,和周遭林木融為一體,有「森林間的綠寶石」之稱。圖/資料照片 新莊聯合辦公大樓酷熱難當,不得不增加空調預算。圖╱資料照片。 屏東車站因採綠建築工法漏雨嚴重,遭質疑綠建築不適宜台灣天氣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灣近年推動綠建築,不少公有建築標榜是「無空調綠建築」,啟用後卻因太熱必須裝冷氣,被民眾質疑「綠建築『破功』」。學者指出,綠建築標章從未要求「無空調」,綠建築應「舒適和省能並重」,設計省能的空調,反而是綠建築鼓勵的目標。 政府規定,公有建築經費五千萬元以上必須為綠建築。花蓮火車新站去年啟用,近日被旅客抱怨無空調的站內高溫讓人無法忍受、站前迎賓傘又熱又無法遮風避雨。 台鐵回應指出,原始建築設計已申請綠建築標章、無法擅自改變,裝設冷氣亦有難度。 屏東縣二○一六年推出多棟綠建築,啟用後卻頻出狀況,包括屏東車站因採綠建築工法漏雨嚴重、屏東警察分局為申請綠建築標章不裝冷氣,拘留室熱到犯人要求趕快移送,只好趕緊加裝冷氣。引來網友質疑綠建築是「超級愚蠢的設計」,根本不適宜台灣炎熱多雨的天氣 。 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號稱是國內首座取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 的公共建築,文化部四年前進駐後發現該處酷熱難當,增加空調預算後,遭民眾質疑「綠建築『破功』」。 在一般民眾的觀念中,綠建築似乎與「不開冷氣」畫上等號。 對此,長年推動綠建築的成大建築系教授林憲德澄清,「不裝空調、 不開冷氣」是大家對綠建築的迷思,綠建築標章中根本沒有相關規定 ,何來「破功」?林憲德表示,公有建築不裝空調並非綠建築鼓勵或要求,設計出了問題卻拿綠建築做代罪羔羊。 綠建築設計 做好節能會得高分 打開綠建築標章規定,其評分項目便有一項「空調節能設計」 。林憲德指出,在綠建築做空調,只要做好節能設計反而會得很高評分,不做空調且隔熱不良才會得低分。 「對綠建築來說,舒適和節能是並重的。」林憲德指出,極端氣候加劇,台灣的建築空間除了倉庫、廁所、停車場等「非居室空間」可不裝空調,其他空間不裝空調,難以度過夏天。建築申請綠建築標章,非居室空間的空調項目不必評估,其他空間若裝空調,則必須評估空調效率、保證運轉符合節能。 設計北投圖書館、花博等綠建築成名的建築師張清華表示,綠建築的基本標準應當是「舒適」,讓人與萬物都很「舒適」。 近年台灣許多標榜「無空調綠建築」的車站遭民眾質疑「很熱」,張清華認為,車站量體大、設空調的機電設備和電費費用驚人,「無空調」應該是業主的期待。建築師可以先用「無空調」設計,但若發現在舒適的基本要求下無法達到「無空調」,就必須轉向節能的空調設計。 設計花蓮新站的建築師張樞表示,該站的「無空調」並非因應綠建築規定, 而是台鐵的基本政策。台鐵新車站多採半開放空間,設置空調冷氣容易散失,電費高昂且效率不高;加上台鐵經費也有限,「無空調」設計是符合現實需求的策略。 前一篇文章 海洋升溫 大堡礁健康非常不好 下一篇文章 減少塑膠微粒 耶誕卡不再亮晶晶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3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7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8如是說2025.07.0209【詩】覺有情2025.07.0210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輕颱丹娜絲今明風雨最大 6縣市今停班課 住星際旅館 神遊外太空海上機器人 乘風破浪收海廢跨界藝術 蟲蟲變身創意秀重症兒夏營 療癒從歡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