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動物園 文/派翠西亞 圖/Barn Buddies Rescue |2019.09.01 語音朗讀 16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Sharon對每隻動物的救援背景及進園情況如數家珍,也讓每隻動物都有專屬的名字。 圖/Barn Buddies Rescue 義工不定期到園中為動物整理欄舍。 圖/Barn Buddies Rescue 義工不定期到園中為動物整理欄舍。 圖/Barn Buddies Rescue 義工不定期到園中為動物整理欄舍。 圖/Barn Buddies Rescue動物和遊客互動親密。 圖/Barn Buddies Rescue動物和遊客互動親密。 圖/Barn Buddies Rescue動物和遊客互動親密。 圖/Barn Buddies Rescue動物和遊客互動親密。 圖/Barn Buddies Rescue動物和遊客互動親密。 圖/Barn Buddies Rescue 文/派翠西亞 地表溫度不斷破表,很多國家及城市都出現夏季超過攝氏40度的高溫,讓人苦不堪言,然而卻有人在夏季均溫超過40度、全年雨量合計僅100毫米的沙漠中,成立一所動物園,而且動物種類還多達上百種…… 美國內華達洲的拉斯維加斯是典型的沙漠氣候,當地全年炎熱乾燥,既不適合發展農業,畜牧業也不發達,然而,當地卻有一家非常特別的動物收容所Barn Buddies Rescue ,園內沒有僱請員工,只靠Linsendardt夫婦、四隻白熊守衛犬和一群義工,從收養受傷、受虐的動物開始,四十多年來經營成讓人刮目相看的「動物園」。 一走進園區,就能看到一位全名為Sharon Linsendardt的大媽,正一邊呼喚「湯米」(羊駝)、「潔莎」(驢子)、「蒲公英」(馬)、牛、雞……的名字來吃好料,看著動物急忙走向她,Sharon忙著把手中的食物倒進食盆,一邊招呼著其他動物,看著動物們開心進食,還輪流和牠們說話聊天。整個氛圍,看起來不像動物園,倒有點像家庭牧場中飼養的寵物。 從救傷展開收容 Sharon坦言,她和先生都不具備專業動物醫療背景,也不曾飼養過牲畜。四十多年前,雖然明知自然條件惡劣,私人力量有限,但基於一念之仁,他們夫妻從一頭牛、一頭馬、一頭驢子,開始收容流浪動物、把路上受傷、受虐後被丟棄的動物營救回家,到現在園區不斷擴大,已經養護了上千頭、數十種不同種類動物,成了當地最大的動物園。 事實上,Sharon對每隻動物的救援背景及進園情況如數家珍,也讓每隻動物都有專屬的名字。最難得的是,這些動物也許不喜歡其他人類,卻都願意給Sharon摸頭刷毛,而且對她一呼百應。「潔莎(驢)已經四十多歲了,牠是個可愛的女孩,平日最愛晒日光浴了!」Sharon難過的說,八年前,因為潔莎體力大不如前,工作效率不佳,被飼主遺棄,當時瘦弱不堪,無法站立,還有失明之虞,Sharon毫不遲疑將潔莎帶回家,當成自己女兒呵護。 另一頭乳牛,也因為年紀大了無法泌乳而遭棄,Sharon收養後發現,和動物長期相處後,她能從眼中讀出牠們的心思,彼此心靈相通。而她最氣憤的,就是有些飼主一時興起養動(寵)物,卻沒辦法從一而終,再趁半夜將動物丟進她的欄舍裡,增加園區健康動物罹病的風險。 和動物直接互動 據曾到這處「南內華達州動物園」(當地人稱「拉斯維加斯動物園」) 拜訪的遊客表示,住在這裡的動物,宛如住在原始棲息地般自在,這個小型機構沒有提供動物華麗整潔的欄舍,動物吃的也是園長夫妻自己調配的營養飼料,更有趣的是,在參觀過程中,遊客得不斷被教育該如何保護瀕危物種。 這處私人設立的「動物園」,與拉斯維加斯大部分的活動與景點不同,這裡相當低調,遊客在炎熱的夏季到訪,即便穿戴長衣長褲及帽子、擦上防晒乳,但不保證一定看得到動物,因為炎熱的夏季裡,連許多動物都會躲起來避暑。無論如何,對閤家到此遊玩者來說,這裡提供一個更安靜且具教育性的體驗,而且有機會見到一些世界上比較奇特的動物。 動物園占地三英畝,全年無休,距離繁忙的拉斯維加斯大道約十五分鐘車程,且擁有超過一五○種動植物。這裡綠意盎然,宛如遠離都市塵囂的世外桃源。雖然整個園區並沒有太多遮陽的設施,但由於動物園的面積不大,動物和遊客的互動更加親密頻繁。 烤爐中的伊甸園 救傷園由園長夫妻親手打造,其中一處類似瀕危貓科動物的自然棲息地,芳草茵茵綠樹蔭蔭,猶如綠色迷宮,其中深藏著非洲獅、美洲獅和歐亞猞猁;其中還設有一個鳥園,許多色彩繽紛的鳥類飛舞其間,如粉紅色的智利火鶴鳥、會說話的鸚鵡、金剛鸚鵡、鴕鳥、鴯鶓;以及美國僅存的活潑巴巴里獼猴家族。甚至一般動物園少見的物種,如馬達加斯加島最大的肉食動物「馬島長尾狸貓」,以及小袋鼠、蟒蛇和紅尾蚺…… 動物園每天早上九點開放,入口處有販賣種子,可讓遊客嘗試親自餵食園內自在飛翔的鳥類。也可以親自餵食可愛的侏儒山羊和雞。遊客還可順便參觀拉斯維加斯寶石俱樂部(Las Vegas Gem Club) 五顏六色的展品,這裡有美麗的石頭和水晶,以及瀕危植物物種和稀有竹子展示。 獸醫也致電請教 當動物生病了怎麼辦?沒有受過正規獸醫專業訓練的園主夫妻坦言:久病成良醫!為了替動物醫病,他們翻書也上網找資料,並多方嘗試,最後竟也能無師自通,比獸醫還懂如何照顧動物。園主太太說,由於拉斯維加斯畜牧業不發達,她常常接到獸醫電話,請教她該怎麼治療受傷的動物,甚至如何照顧雞和羊,因為獸醫沒醫過這類動物。 相對的,Sharon懂得替羊注射藥物除蟲,還會替馬檢查牙齒維護健康,知道乳牛膝蓋出現傷口該上什麼藥……各種疑難雜症都難不倒她。「最大的困難,出在食物和水電費。」Sharon估算每個月大約須花費一萬美元,但從成立至今,入園參觀收取的門票,並不足以餵飽全園的動物。 但園長夫妻從不打算放棄,Sharon的先生也努力從事保險業來支應開銷。「只要活著一天,這些動物就一定會被餵飽。」他們讓動物園成為一個非營利組織,並堅持教育遊客(特別是兒童)世界瀕危物種及保護動物家園的重要性,不少遊客深受感動和激勵之餘,主動加入動物園的動物認養計畫,幫助募集維護和醫療保健的基金,同時也不定期到動物園修繕欄舍、維護清潔。 前一篇文章 獨家影音/迷霧中的王者!帝雉塔塔加現身 下一篇文章 【自然筆記】 賞荷變賞鴨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