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ngo
朋友C終於等到老么上大學,告別了二十幾年無給職家管的職務,準備開創事業第二春。雖然她這二十多年來在家相夫教子,但也沒荒廢時日,依舊抽空上了許多課程,也考取了相關證照。
那天,她在人力網站上看見一個很有興趣的工作,便投了履歷過去,沒想到當天就收到面試的回覆。她苦於找不到合適服裝,看著鏡中手法生疏的妝容,C事後笑著說:「最後,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臉洗乾凈,乾脆就素顏,穿著白T恤、牛仔褲和球鞋面試去。」剛好,老闆也是自行創業的婦女,公司全都是雇用二度就業的女性,老闆看中C對工作的投入,也就不計較她太隨性的穿著。
因為公司員工不到五人,老闆考量小公司淡旺季和資金調度問題,貼心地將年終獎金分成兩次發放,因此,剛去才兩個月的C也拿到了「年中」獎金。當她開心地拿著薪水袋(公司給現金)跟家人炫耀時,愛潑冷水的老公還說:「妳確定妳拿的是『年中』獎金,不是遣散費?」
沒想到,竟真的一語成讖,C失業了。
C坦言,自己太久沒上班,疏忽了人際互動與溝通、協調的重要性。在家時,她習慣了發號施令,一個口號一個動作,老公、小孩合作無間;但職場上,同事才不吃她那一套,反而嫌她一個新人竟把大家當成小孩對待。樂觀開朗的C笑著對我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現在正是我開拓視野的時候,就當我是沒見過世面的井底之蛙,好好地邊試水溫邊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雖然C第一次上班的時間很短暫,但她卻發現,因此和退休的老公及打工的孩子們有了共同話題,尤其是聊到職場不合理現象的敵愾同仇,更有彼此在一條船上的同理心;她也很感謝老公,從不曾因此遷怒她和孩子,還跟孩子們說:「我們要向老爸看齊,理性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工作受的氣轉移到家人身上。」
C的這番話讓我受益匪淺,不禁回想著,自己是否不知不覺中也犯了這樣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