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雜談】七夕與太陽能

文/依凡 |2019.08.05
1480觀看次
字級

文/依凡

農曆七月初七,相傳是「七夕」、「乞巧節」或「七娘媽生日」,同時也稱為「女兒節」或「文人節」(是魁星誕辰,而魁星有文、武各一)。因有太多有關「牛郎和織女」或「情人節」的神話和傳說,筆者在此不多談,只想談談「太陽能」這最時髦的能源話題。

七夕與太陽能怎能扯上關係呢?首先,該把太陽能來簡單解釋一下:太陽能就是利用熱導體吸收太陽的熱,直接或間接供我們使用的能源,如:風力、水力、地熱,是自然界所提供,只要我們所居住的太陽系沒有根本改變,它便會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大家可能會認為利用太陽能是本世紀才有的科技,而最先知道利用太陽能的一定是外國人。但是事實不然,最先知道利用太陽能的是我們中國人,而歷史迄今至少已有幾百年(註)。

根據什麼呢?這就和七夕扯上了。相傳所謂「乞巧」,就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下晒,晒到水生一層膜翳,然後投一支繡花針,針因有水膜不會下沉,也就會投影盆底了,遂得以影的顯示,以判定乞巧者是聰明智慧或笨手笨腳。例如影子若是像把剪刀,或是一枝花,就表示心性敏慧;如果像一隻棒錘,或一把斧頭,就表示粗魯笨拙。

或許有人會問:水怎會生膜?繡花針怎會不沉?答案是,前者一方面因為蒸發,一方面因為水面會積聚一些飛揚的纖維和灰塵;後者則是因為水已有張力。三種因素相合,所以針也就能暫時漂浮不沉。(其實,其它日子都可以,一如豎雞蛋不一定要端午才能。)

這不就是利用太陽能嗎?

註:最早記載「投針乞巧」是明朝《天啟宮詞》書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這也就是說,中國人才是最先知道利用太陽能的聰明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