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西洋版畫與中國世紀風雲(9-8) 日俄戰爭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9.08.02 語音朗讀 25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無奈的中國駐軍:1904年,法國畫刊圖文報導。日俄開戰後,中國即刻宣布保持「中立」,並將遼東劃為戰區,但畢竟戰場位於中國境內,日俄雙方都希望藉由戰爭拓展在東北的勢力,因此破壞中立的行為層出不窮,也讓中國政府陷入兩難。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奉天俄軍強徵中國人民物資:1905年5月25日,《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日俄戰爭前,俄國便把東北當作供應遠東軍隊的糧倉,甚至運至俄國本土及海外進行加工後出售,戰爭爆發後,俄軍更瘋狂地劫掠糧食和各種農業副產品作為軍需使用。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奉天的中國車隊:1904年9月24日,《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圖中的車隊旁邊有清軍的旗幟與士兵,還有人舉著遮陽的傘蓋,應是高官出巡的護衛隊。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國運屍隊的悲歌:1904年,法國畫刊圖文報導。日俄雙方在戰爭過程中強拉中國百姓從事苦役,圖中的運屍隊便是一例,日軍士兵的屍首僅包著白布由四名中國挑夫擔著加以運回城內舉行安葬,但若碰到敵軍的屍體或己方大量死傷不及一一埋葬,則改以就地焚化的方式處理。在金州之役中,雙方死傷慘重,屍橫遍野,日軍便強拉金州城外的中國人搬運屍體,根據運屍隊的于姓父子回憶,所有屍體都要丟到城西北的山溝裡燒掉,當時總共有車輛數十輛,一車能拉十五、六具屍首,卻不分晝夜地搬了五天。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日俄戰爭的俄國砲兵:1904年4月2日,《倫敦新聞畫報》水彩畫絲網印刷。為爭奪在中國遼東半島的利益,1904年日俄兩國在中國的土地上開戰。當時歐美國家都站在日本一方,因此這張插畫描繪了俄國軍隊在中國境內遭遇的挫折。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日軍殘酷處決中國官吏:1905年4月23日,《Le PetitJournal》增刊圖文報導。彩色石印畫。日俄戰爭過程中,中 國東北民眾先要面對俄軍敗退奉天沿途的燒殺淫掠,接著又要面臨入城日軍的嚴厲統治,據記載在日軍進入遼陽城時「稍涉間諜嫌疑者」,便「或槍殺或活埋」,寧可殺錯,絕不放過,無辜的中國百姓不斷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送入刑場,其中甚至包括遼陽的知州陳良杰,在遼陽會戰結束兩個月後,還被日軍以涉嫌資助俄軍的罪名處死。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日本偵察兵盤問東北民眾:1904年,法國畫刊圖文報導。圖中日本偵查隊在雨中盤問一名路過的中國人,路人手指明 確的方向,不確定是日軍是在問路還是在確認俄軍的動態。日俄戰場上的東北百姓縱使不死於戰火,也時常被冠以奸細之名加以傷害,曾有記載一位雜貨店老闆和兒子趕著車去拉馬糞,中間遇到日本兵的關卡,日本兵看著他的手細皮嫩肉不像莊稼人,便硬將他拖進山溝裡處決。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無奈的中國駐軍:1904年,法國畫刊圖文報導。日俄開戰後,中國即刻宣布保持「中立」,並將遼東劃為戰區,但畢竟戰場位於中國境內,日俄雙方都希望藉由戰爭拓展在東北的勢力,因此破壞中立的行為層出不窮,也讓中國政府陷入兩難。圖中描繪清廷為維持直隸地區的中立地位,增派兵力進駐遼西地區,當時俄國故意入侵劃為中立區的遼西,日本馬上質疑中國的立場,北洋大臣袁世凱隨即致電俄國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要求撤兵,經過三個月的斡旋,俄軍才撤出中立區。 奉天俄軍強徵中國人民物資:1905年5月25日,《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日俄戰爭前,俄國便把東北當作供應遠東軍隊的糧倉,甚至運至俄國本土及海外進行加工後出售,戰爭爆發後,俄軍更瘋狂地劫掠糧食和各種農業副產品作為軍需使用。圖中俄軍即將撤離奉天,強迫城內的中國百姓交出所有能用的資產,打包綑好搬至運輸的馬車上,被壓迫的中國人民不只要無條件獻上自己全家僅存的口糧,還需要順從地幫忙搬運,鬱悶及不滿溢於言表。 奉天的中國車隊:1904年9月24日,《L'ILLUSTRATION》圖文報導。圖中的車隊旁邊有清軍的旗幟與士兵,還有人舉著遮陽的傘蓋,應是高官出巡的護衛隊。報導當時日俄雙方剛結束遼陽會戰,俄軍往北後撤,整個遼東戰雲密布,中國的官員出行也深怕遭受戰火波及。俄軍為了龐大陸軍的糧草軍需,時常強搶民糧,甚至直接劫掠中國官方發放的賑災官糧,當中國政府向俄軍抗議時,得到的回覆卻是「在軍務之際,無論何等糧食均以軍糧論」,可見當時中國在東北戰區無論官民都深受日俄雙方的荼毒。 日俄戰爭的俄國砲兵:1904年4月2日,《倫敦新聞畫報》水彩畫絲網印刷。為爭奪在中國遼東半島的利益,1904年日俄兩國在中國的土地上開戰。當時歐美國家都站在日本一方,因此這張插畫描繪了俄國軍隊在中國境內遭遇的挫折。 日軍殘酷處決中國官吏:1905年4月23日,《Le Petit Journal》增刊圖文報導。彩色石印畫。日俄戰爭過程中,中國東北民眾先要面對俄軍敗退奉天沿途的燒殺淫掠,接著又要面臨入城日軍的嚴厲統治,據記載在日軍進入遼陽城時「稍涉間諜嫌疑者」,便「或槍殺或活埋」,寧可殺錯,絕不放過,無辜的中國百姓不斷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送入刑場,其中甚至包括遼陽的知州陳良杰,在遼陽會戰結束兩個月後,還被日軍以涉嫌資助俄軍的罪名處死。 1904年2月8日至1905年9月5日,一場慘烈的戰爭在中國東北進行著,日、俄兩國為了爭奪位於中國遼東半島的利益,在中國土地上激戰。身為大國的俄羅斯帝國起初並不把日本放在眼裡,當時俄國的御前大臣別佐勃拉佐夫甚至表示:「扔頂帽子就可以把它(日本)壓倒」。 事實上,當時俄軍面對內部的內亂火種,在遠東的軍事部署極其薄弱,而相對的,日軍的補給線短,在兵力調配以及後勤補給上皆占了優勢,加上當時英日同盟的推波助瀾,使得日本在經濟和戰略上獲得極大支柱,戰爭的結果也昭然若揭。 儘管如此,日本還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日俄戰爭中,日本死傷近25萬人,而巨大的消耗也使日本的財政難以為繼。而俄國在日俄戰爭中的接連失敗,也促使國內民眾反抗沙皇的聲浪持續升高,加上停滯不前的經濟發展,最終在1905年1月22日爆發「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此起事件也成為「第一次俄國革命」的開端。 日本偵察兵盤問東北民眾:1904年,法國畫刊圖文報導。圖中日本偵查隊在雨中盤問一名路過的中國人,路人手指明確的方向,不確定是日軍是在問路還是在確認俄軍的動態。日俄戰場上的東北百姓縱使不死於戰火,也時常被冠以奸細之名加以傷害,曾有記載一位雜貨店老闆和兒子趕著車去拉馬糞,中間遇到日本兵的關卡,日本兵看著他的手細皮嫩肉不像莊稼人,便硬將他拖進山溝裡處決。 中國運屍隊的悲歌:1904年,法國畫刊圖文報導。日俄雙方在戰爭過程中強拉中國百姓從事苦役,圖中的運屍隊便是一例,日軍士兵的屍首僅包著白布由四名中國挑夫擔著加以運回城內舉行安葬,但若碰到敵軍的屍體或己方大量死傷不及一一埋葬,則改以就地焚化的方式處理。在金州之役中,雙方死傷慘重,屍橫遍野,日軍便強拉金州城外的中國人搬運屍體,根據運屍隊的于姓父子回憶,所有屍體都要丟到城西北的山溝裡燒掉,當時總共有車輛數十輛,一車能拉十五、六具屍首,卻不分晝夜地搬了五天。 前一篇文章 【禪門語彙】北斗裡藏身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戚繼光與他的夫人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