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會談於周三首次在北京之外的上海展開前,美國總統川普又不斷推文「施壓」中國,所幸會談未因此被撤銷,仍在周三順利開啟閉門會談。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發出了一系列專家認為對談判無益的「噪音」,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於周三仍按計畫在上海西郊賓館登場,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和財長梅努欽,與中國副總理劉鶴牽頭的中國代表團,周三早上在進行閉門會議前,互相握手,開啟了雙方的第十二輪貿易談判。只不過,各方對會談取得進展普遍期望不高。
這是六月底大阪「川習會」達成休戰共識以來,兩國代表首次舉行面對面會晤。據稱,雙方周二晚在上海外灘的和平飯店用晚餐並進行非正式的討論,而劉鶴與賴海哲、梅努欽在晚宴後,登上和平飯店九樓的露台共覽浦江,氣氛似乎良好。
不過美國代表團進出所下榻的酒店時皆避開通過公開場所,選用側門,而且未停下接受媒體訪問,也不露出任何表情,與中方一樣顯得很低調。
因此有分析稱,此次會談解決貿易爭端核心問題的可能性不大,各方對於取得進展期望不高,因此官方和商界都希望兩國至少可以展現「善意」姿態,為未來協商掃清道路。
川普周二在推特擺出強硬姿態,指若他在明年大選中連任,北京只會得到一份更差的貿易協議,甚至是不會達成任何協議,又說中國可能想等到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勝出大選,繼續剝削美國。
北京《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評論,美方在談判之際祭出打壓的伎倆,「事實證明,過去一年半的大棒對中國來說毫無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