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令水泥化 扼殺河川生命力

涵芝(台中市/家管) |2019.07.31
1098觀看次
字級

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台中舊市區火車站暨廣場,與流經舊市區的綠川,是許多老台中人難忘的成長記憶。台中市政府水利局日前停止抽取地下水注入綠川,露出乾涸的人工河底。

綠川屬旱溪型小河溝,平時只見涓涓細流,甚至呈現乾涸狀態,唯有當颱風過境或發生豪大雨之際才會出現較大水勢,但台中市前市府在位期間,在已停用的台中市舊火車站旁廣場和綠川兩岸大興土木,僅整治不到一公里的綠川兩岸工程,卻花掉將近九億元。原有的綠川河底淪為水泥箱涵,箱涵頂端鋪上一層礫石成為人工河底,讓汙水在箱涵裡流動,箱涵上方的假河底注入鑿井汲取的地下水,營造溪水潺潺表象,沿綠川兩岸興建水泥台階與人工造景,加上夜間燈光當陪襯,美其名曰親水河岸。

前台中市府沿綠川兩岸堆疊大批人工造景,乍看之下美則美矣,卻導致綠川箱涵化、水泥化原味盡失,猶如年邁老嫗臉上卻濃妝艷抹般地不自然,使綠川橫剖斷面變窄,排水防洪功能大打折扣,只要颱風過境或出現豪大雨後,綠川兩岸的人工造景不僅被洪流冲得東倒西歪,面目全非,更會卡住被暴雨沖刷的漂流物,阻礙水流成為孳生蚊蚋等病媒溫床。台中市政府停止抽取地下水注入綠川,暴露乾涸的礫石鋪設人工假河底,其實只是讓綠川恢復原形。

綠川兩岸堆砌充斥水泥造景,把河岸土壤具備的水土保持功能封死,更不利於河川生態保育,隨意鑿井抽取地下水營造溪水流動表象,但地下水攸關水土保持,卻被前市府大量抽取任其放流,形同浪費水資源。前台中市府根本不是整治河川,實屬浪費公帑,拿充斥水泥造景的綠川與南韓首爾整治清溪川相比,更屬不倫不類。

河川整治宜力求維持河川自然生態,而非在河岸堆砌大批俗氣的水泥化人工造景,反而使水道變得更狹窄,大開生態環境保育倒車。親水河岸等人為需求反而是次要考量,莫令水泥化和箱涵化扼殺河川生命力。涵芝(台中市/家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