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堅果是備受喜愛的健康食品,堅果內所含的營養這幾年一直被醫學推崇,但仍被不少人誤解,認為堅果的熱量、脂肪含量高。其實,堅果大部分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心臟保養很有幫助,也不易發胖,只要適量攝取都可以獲得很多營養。
不管是吃哪一類型的堅果,只要每天二十克,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沒吃的人還低百分之三十。另有統計發現,堅果不僅能夠降低心臟病風險,同時還能夠降低百分之十五的罹癌風險。
吃多種堅果 防眾多疾病
平時就有在吃堅果的人,也能減少百分之五十呼吸衰竭的致死率,同時降低百分之四十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這些數據來自全球各地,研究還發現在男女身上都可以證實吃堅果的好處多,尤其是攝取多種不同堅果種類的人,罹患眾多疾病風險也相對較低。
堅果雖然熱量高,但因為它含有許多健康油脂,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豐富的纖維質與蛋白質,也能提供人體飽足感,幫助減重,減少其他高熱量、不健康零食的入口機會。也因為堅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抑制體內細胞破壞,也能預防細胞癌變引發癌症。
此外,每日避免攝取超過二十克,因為堅果只要超過應該攝取的量之後,只會帶來熱量,並沒有明顯的益處,所以凡事適量即可。
在挑選堅果時,大家都會說自己的堅果是最高級的某某堅果,究竟要怎麼挑選最好呢?其實聯合國UNECE對於「尚未調味過的堅果」,例如杏仁、腰果等市面上常見堅果所設定的統一標準,最低就有十一項要求。而堅果等級的區分,通常是依照大小、重量、形狀、顏色等要素。雖然每個地方對堅果的分級不太相同,但許多原則都是相似的。
4原則 教你挑出好堅果
一、顆粒完整度:顆粒一定是愈完整愈好,如果有破裂的情形,代表堅果在生產過程中有被外力影響,出了問題。
二、重量:如果堅果的重量愈重,代表發育良好,質地確實。
三、顏色:通常是愈淺的顏色愈有光澤,也就代表等級愈高;反之,黯淡無光澤的堅果,品質也相對低下。
四、外部氣味:確認有沒有外部的異常氣味非常重要,不管在生產的哪一個階段,都應該避免過多的外部氣味(如霉味、油耗味等),才能確保堅果的品質沒有被影響。身為消費者,當我們在購買一般原味堅果時,只要盡量避免小顆、外觀不完整、顏色過深,或是已經出現其他味道的堅果。這樣就能買到品質比較好的堅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