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運河遊 賞景撈垃圾

 |2019.07.27
1704觀看次
字級
到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旅遊、參觀運河之餘,還可以選擇另類「生態旅遊」玩法:在運河上搭乘荷蘭公司「塑膠鯨魚」的遊船,戴起厚手套、拿著漁網撈塑膠垃圾(見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到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旅遊、參觀運河之餘,還可以選擇另類「生態旅遊」玩法:在運河上搭乘荷蘭公司「塑膠鯨魚」的遊船,戴起厚手套、拿著漁網撈塑膠垃圾。

「塑膠鯨魚」創辦人史密特說:「這是遊覽阿姆斯特丹的全新方式,你會搭乘漂亮的船,在運河中飽覽秀麗風光,同時你也撈起塑膠垃圾,讓運河和城市更乾淨。」

史密特八年前創辦這家公司,希望為遊客打撈上來的塑膠垃圾創造經濟價值。寶特瓶會與其他垃圾分開,回收再製成辦公家具或「塑膠鯨魚」遊船。去年「塑膠鯨魚」遊船共有一萬二千人次遊客搭乘,史密特說,今年會更多。

在某個炎熱的夏天早晨,七名遊客搭上一艘繪有微笑鯨魚的淺綠色遊船。遊客之一的安琪拉從網路得知「塑膠鯨魚」的遊船訊息,第二次搭這種船;五十一歲的平面設計師卡茲說:「我覺得很好玩,而且這種旅遊能讓我大開眼界,知道運河裡有多少垃圾。」

在兩小時的船程中,他們捕撈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東西,有各類鞋子、滑雪手套、褪色易開罐、尿布,甚至一整顆鳳梨。

塑膠垃圾在全球各地海洋、河流和各種水路中氾濫,破壞生態系統。被譽為「北方威尼斯」的阿姆斯特丹運河中塑膠垃圾這麼多,原因很明顯:「要怪遊客亂丟垃圾。」

史密特說,當地人也「亂丟」,但由於遊客非常多,阿姆斯特丹的垃圾桶很快就滿,於是就會有人隨地丟垃圾,「起風或下雨時,街上的垃圾就會被風吹落或隨雨水進入運河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