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中原(前國防部戰略規劃司簡任副處長)
日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提出「徵兵、募兵制並行」的主張,遭到蔡英文總統批評說,韓國瑜對於整體國軍兵源的理解不足,目前募兵制的兵源充足,早已超過所需,顯示韓的觀察不正確。韓國瑜回擊表示,國家領導人應該要思考國家永續安全及長期兵源穩定性,怎能只顧自己任內募兵的冰冷數字,「如果我們募兵都沒問題,怎麼會成為話題?」
「募兵制」是歐美、日本等先進民主國家採用的制度,但由於台灣募兵人數常有不足、不穩定的現象。未來我國是否繼續推動募兵制或恢復徵兵制,社會各界及朝野政黨皆有不同的意見與主張。然而,不論採取何種兵役制度,都應從國家整體軍事戰略、台灣經濟發展狀況、兩岸關係互動,以及敵情威脅程度等角度綜合考量,不能只從「兵力數量多寡」的眼光來評估。
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在不同時期有不同作法。但不論是「血洗台灣」、「武力統一」到「一國兩制」、「和平發展」,或是當前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兩制台灣方案」,唯一未變的即是使用武力恫嚇台灣。近年來,中共戰機和軍艦多次集體在靠近台灣的東南沿海等海空域,進行常態性的軍演,顯示中共軍事擴張的趨勢,已對我國國家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我國國防預算每年編列有三千多億元,主要分為「人員維持、作業維持、軍事投資」三大項目。但最近三年來,人員維持費用,一直居高不下,都在一千四百七十億元以上。二○一七年度為一千四百七十五點五億元,二○一八年度為一千五百八十五億元,二○一九年度為一千五百六十四點八億元,上述人員維持費占國防預算比率皆高於百分之四十五。如果募兵成本與人事費用花費太大,不只會壓縮到軍事投資項目的額度,也不利於台灣整體國防與軍事發展。
有關台灣實施募兵制的成效,是否能完全因應未來中共的可能軍事挑釁,美國政府已多次提出警告,並要求台灣重新檢討。而事實上,我國國防部仰賴募兵政策,亦確實無法滿足國軍的實際需求。例如近年來,我國基層部隊的兵源一直不足,尤其身為基層幹部的尉官級排長和士官級班長,人數嚴重缺額,且因長期未能補足,此問題幾乎已成了「重大國安風險」,我全體國人與社會各界不能不重視。
針對韓國瑜提出的兵役制度檢討,國防部發布新聞稿作出回應,強調在遵照憲法規定下,徵兵制並未廢止,我國現行兵役制度為「募徵並行」,並非全募兵制;國防部亦進一步說明,募兵制持續穩定成長,明年可達百分之九十目標。然而,上述國防部的說法,顯然仍是與高雄市長韓國瑜的主張不同,因為現行役男只接受四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其素質與戰鬥能力,怎能與過去役男至少服役一年且須接受更專業的軍事訓練相比。
總而言之,募兵制是世界潮流趨勢,台灣已無回頭路,但徵兵制部分,仍有討論空間。此因募兵制實施十多年來,除了國家財政能力有限外,募兵制一直無法圓滿達成我國防部所預定的招募人數目標,此是不爭事實。如今已為國民黨準總統候選人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提出會對年輕人不討好且社會敏感的徵兵問題,即有意恢復徵兵制,並欲以徵兵為主的「徵募並行制」取代現行的「募徵並行制」,其勇氣可佳。未來我國若要組建一定數量的現代化部隊,兵役制度如何適當調整,確實是明年二○二○大選後,朝野兩大政黨可共同合作並研究討論的重大國家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