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防風罩。圖/花蓮農改場提供
【本報花蓮訊】文旦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果樹,但在夏季可能面臨颱風侵襲。農委會花蓮農改場開發文旦防風罩技術,試驗結果顯示可以有效減少颱風的傷害。
花蓮農改場表示,宜蘭及花蓮兩縣位處台灣東岸,緊臨太平洋且無高聳的中央山脈可供緩衝,農產往往直接面對颱風的侵襲而遭受損失。文旦是宜蘭與花蓮重要的經濟果樹,若果實生育中後期出現颱風侵襲導致落果,將嚴重地影響農民收益。
花蓮農改場表示,文旦防風罩技術的原理,就是利用文旦植株作為支撐物,於颱風侵襲前將PE網包覆固定於文旦植株上,藉由PE網產生的阻隔效果減少颱風侵襲,達到保護果實、減少落果的目的。
二○一七年七月二十九日中度颱風尼莎侵襲台灣,由宜蘭縣蘇澳鎮登陸,當時花蓮農改場的文旦防風罩試驗成效良好,同一文旦果園內有罩網的比未罩網,落果率從百分之二十六點三下降至百分之六點三,顯示防風罩可在中度颱風侵襲下,達到減少文旦落果災害的作用。
花蓮農改場表示,目前已經開發果樹防風罩結構一項,並獲得我國新型專利,將進一步進行覆蓋時間等相關試驗並辦理技術移轉與推廣,協助文旦果農減少颱風所帶來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