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伏特家 機構屋頂變金雞母 李祖翔 |2019.07.20 語音朗讀 36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NGO組織的屋頂可以種出綠電並節能減碳。圖╱陽光伏特家 陳惠萍把友善地球的觀念帶進屏東勝利之家。圖╱陽光伏特家 陳惠萍把友善地球的觀念帶進屏東勝利之家。圖╱陽光伏特家 陳惠萍創業不忘助人。圖╱陽光伏特家 「陽光伏特家」創辦人陳惠萍在創業前具社工背景,專門研究「身障者社會處境」,即便和友人創業鼓勵國人提供屋頂收集太陽能種出綠電,卻沒忘記長期關懷弱勢的初衷,因此主動扮演綠能公益使者,每年至少媒合兩處非營利組織和企業資源,為NGO機構的閒置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板,保障此後二十年持續有收入或少繳電費。 媒合企業共種綠電 二○一六年創業不久,陽光伏特家團隊走訪收容戰後孤兒及安置家暴兒的「桃園國際兒童村」,感受外表與常人無異內心卻有隱形傷痕的孩子,教他們DIY太陽能車;而後又到「屏東勝利之家」,為十歲以下的早療孩童,述說能源轉型對地球幫助的故事。 陳惠萍說:「每個特教孩子都熱情地說要保護北極熊,讓我震撼。」二○一七年,她走訪「宜蘭懷哲康復之家」,特別將富邦集團、地方政府的資源帶過去,三方合力為康復之家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另一個協助的機構是「屏東福慧大同之家」,則找到台灣大哥大基金會與他們合辦種福電計畫,嘉惠中重度及極重度身心障礙者。 省下電費還有盈收 特別的是,二○一七年「電業法修正草案」三讀通過,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獲取的電可賣給一般用戶,不再僅限於給台電,這個許可解決弱勢機構的部分支出煩惱,更帶來新的經濟管道。 陳惠萍表示,電業自由化後,電與憑證可分開販售,二○一八年初,陽光伏特家立刻攜手花旗(台灣)銀行,為「宜蘭聖嘉民長照中心」安裝光電系統,讓他們每年生產約一萬九千度電,向政府申請十九張憑證(T-REC),全年省下四萬七千元的電費,另外還靠售電賺入三萬八千元的收益。 降溫造福弱勢族群 「走訪、協助讓我更認識身障者及照顧他們的人。」陳惠萍說,許多院民的家人早已不聞不問,這群弱勢者飽受無法返家的苦,但還是努力維持「生產力」,洗滌農作物賺微薄零用金,「最大享受,就是用自己賺的錢,買泡麵嘗嘗好滋味。」 更讓她開心的是,在機構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板,確實達到降溫作用,對精神疾病障礙者的情緒穩定特別有助益,而照護中心的老人,則有可愛的一面,「跟幼兒園上課一樣,他們回家也要讓兒女或配偶簽聯絡簿,確認在家時情緒一切安好。」 陳惠萍坦言,這個世界永遠有不足之處,但只要有更多人願意一起讓社會變好,即使是科技業也能做得「有溫度」,所以她不求多也不求快,務必親身探訪需要的非營利組織確認需求,並找到更多人支持社會安全網最後一道防線不致潰堤。 前一篇文章 NGO媒婆 幫助別人自己更快樂 下一篇文章 人親土親林資湖的共好哲學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6【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