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將珍貴文物「拿破崙號機關車模型複製品」,移到哈瑪星台灣鐵道館展出。圖/徐如宜
【本報高雄訊報導】高雄市歷史博物館與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合作,在哈瑪星台灣鐵道館推出「跨海的鐵道技術──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交流展」,聚焦台、日兩地在明治時期一八六七到一九一二年,因鐵路發展而成功踏入近代化的歷程,除了許多珍貴照片、圖繪、模型,高史博更加碼展出記載台灣縱貫鐵路通車時的百年典藏《台灣寫真帖》,民眾可一覽一九○八年出版的火車時刻表、通車典禮邀請函等珍貴紀錄。
大宮鐵道博物館館長宮城利久表示,與高雄史博館結識於去年「築港設驛一百一十周年」國際論壇,透過雙方長時間的討論與規畫,並運送象徵大宮鐵道博物館的「1號機關車模型」等四件展品促成這次展覽。
交流展規畫兩大主題:「明治維新與鐵道技術的引進」、「從日本到台灣:鐵道技術的複製」,分別述說日本與台灣的第一條客運鐵道「新橋──橫濱」(一八七二年通車)、「基隆──打狗」(一九○八年通車)如何誕生。
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除了提供經典老照片、圖繪等文本與數位資料,並移展數件珍貴鐵道文物至高雄,包括「第一條鐵道建設所用的測量儀」、「日本最早鐵軌──英國達靈頓公司一八七○年製鐵軌」、、「拿破崙號機關車模型複製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