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華寺圓通寶殿外,可見觀音聖像圍繞,姿勢神態各自不同。
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自己長出來的菩提樹,自己選位子的佛陀,成就了浴佛亭。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曼谷報導】國際佛光會二○一九年亞洲聯誼會日前在泰國泰華寺舉行,住持心定和尚表示,奉行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尊重與包容」理念、「四給」精神,泰華寺在當地致力弘揚人間佛教,透過曼谷副省長牽線,泰國觀光旅遊局將泰華寺列為曼谷旅遊推薦景點。
心定和尚表示,二○一八年曼谷市長將一百零九所學校甄選出來的一百零九位優秀學生,送至澳洲進行三周的參訪遊學,由佛光山南天寺負責接待,教導學生中文、英文和佛學課程等,雙方建立了良好的國民外交。副省長因此相當動容,加上泰華寺有莊嚴高聳的吉祥觀音亮點,於是交代旅遊局將泰華寺納入曼谷觀光旅遊推薦景點。
為了表示對在地的尊重,泰華寺大巴士入口大牌樓上的文字,朝外以泰文呈現,朝內才是中文的「平安富貴、健康長壽」;走到出口處的牌樓,同樣會先看見泰文,離開後回首才看到中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大雄寶殿可稱為佛光地球人的集體創作!」心定和尚解釋,泰華寺天花板的藻井和佛陀聖像,由上海佛光人雕刻;三寶佛後方的金箔背景,是香港佛光人的創作;至於建築營造,則由在地泰國人負責。和尚說,大殿中央和東單的墨寶是星雲大師的題字「正法久住」、「悲智雙運」,西單是他所題寫的「福慧雙修」。
心定和尚補充說明,當地法令規定郊區樓高不能超過二十六公尺,金觀音聖像達三十七公尺高,獲得政府的通融,得以安座。經過了解,原來泰國政府考量到該國人民非常喜歡拜觀音,因此特別安排在吉祥觀音殿右方,著手興建文教流通處,且以泰國傳統式木雕興建,未來將擺設當地一鄉一鎮一特色的產品,照顧泰國人民。
泰華寺慧澤法師導覽時,介紹了山門浴佛亭的興建緣起。他說,心定和尚某天巡視工地時,發現一株不在設計圖中的菩提小樹苗,隨著樹苗慢慢長大,心定和尚想到,佛陀是在菩提樹下成道,適巧緬甸信眾送來一尊佛像,於是將這尊聖像安置在菩提樹下,並蓋了浴佛亭。這棵自己長出來的菩提樹、自己選位置的佛陀,成為泰華寺興建過程中的傳奇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