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行軍蟲通報逾6千件 農委會:先別種玉米 轉作其他作物

 |2019.07.09
166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秋行軍蟲從六月十日確認飛牛牧場首例幼蟲案件後,截至七月八號止,秋行軍蟲通報案件六千零一十五件,型態確認(大多以外觀)一百九十六件,除了南投、嘉義無案例外,全台包括離島金、馬、澎,都有秋行軍蟲蹤跡。用性費洛蒙誘捕成蟲,有二百二十七件成蟲,遍布全台,包括宜花東都有。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通報件數很多,確認的不多,期望民眾繼續通報,有助於更了解秋行軍蟲,也有助後續防治策略。

目前發現秋行軍蟲的田區都在硬質玉米、甜玉米、食用玉米、玉米筍、糯玉米上。中部一名玉米農表示,他的農田已經收完,很猶豫要不要繼續種玉米。

青年農民劉育承表示,他已經申報下期耕種二百甲硬質玉米,可預期的是下期利潤減少、耕種成本增加。

他推估一分地利潤,一千一百元到一千二百元,防治秋行軍蟲噴藥墊高的成本,利潤會減少三成。

雖然會猶豫,但不種就沒收入,即使要改種其他的作物,現階段耕種的田區是旱田,沒有水源難以轉作,因此硬質玉米還是種下去。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再十天等到玉米都收完了以後,就是一個時間點,若秋行軍蟲沒有跑到其他的作物上去,表示其他作物牠不愛吃,那麼危害台灣的作物風險,就相對沒這麼高,農損會大大降低。

他指出 ,玉米農民本期收穫後,最好不要再種玉米,現在有很多可以輪作,各地區農改場會根據不同地區的土壤特性,比如是砂質土壤或黏質土壤,會有不同輪作作物建議。

陳駿季說,若農民繼續種玉米,翻犁以後,要再次噴藥,讓土裡的蟲蛹與殘存幼蟲降到最低,究竟是否會因此影響到未來玉米產量,還要觀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