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監獄的收容人從訓練流浪犬過程中找回自信與成就感。圖/王駿杰
新竹監獄的收容人從訓練流浪犬過程中找回自信與成就感。圖/王駿杰
【本報新竹訊】新竹監獄二○○六年成立犬訓班,讓收容人訓練流浪犬,訓練過程讓收容人找回自信心與成就感,培養愛護動物觀念進而回復善良本性,「動物感化比人還有用」,獄方發現,收容人與流浪狗相處,心靈互相依偎,重新找回生命價值,出獄後還會領養所訓練的流浪犬,一名更生人在領養的流浪犬去世後,甚至花二十多萬元為愛犬辦後事。
新竹監獄十三年前成立亞洲地區第一個監獄犬訓班,由流浪動物團體提供流浪犬,犬訓師陳鉅龍到監獄指導收容人訓練,至今已訓練七十六隻流浪犬,接受訓練的流浪犬服從性高,已有七十隻被認養,其中四隻由出監的犬訓員領養。
亞洲首創
人狗在這互磨個性
收容人加入犬訓班需經過篩選,陳鉅龍說,犬訓員有的因毒品、強盜、竊盜等案入監,剛開始大都我行我素、個性較複雜,與狗狗接觸及訓練過程,人狗互動「都在磨個性」,他看到許多收容人因狗「內心軟化」,變得有耐性與愛心,收容人訓練狗,狗卻成了收容人的「教練」。
新竹監獄犬訓場地逐年擴充設備,已有兩公尺跳板、跳屋、寵物隧道、蹺蹺板、擺桿等設備,犬訓員每天下午二時到四時帶狗訓練,每周清潔一次犬舍,受訓的流浪犬都是兩歲以下,可塑性較高,犬訓員教會狗狗完成指令,不僅找回自信心,同儕相比,更有成就感。
出獄更生
有人領養狗創業去
陳鉅龍說,訓練狗成了收容人生活重心,也與狗培養出深厚感情,有的出監後領養所訓練的狗,其中「小胖」因販毒入監,原本個性輕慢,與訓練犬「娜娜」相處過程中個性蛻變,出監後與友人合開餃子店創業,不忘將娜娜領養走,一起在自由社會互相陪伴支持。
也有一名「大哥」級的收容人因為訓練犬變得有愛心與耐心,出監後將生活重心全放在家庭,不再浪蕩江湖;還有一名更生人創業有成,將所訓練的流浪犬領養,陪伴多年,在愛犬去世後,花了二十多萬元辦後事,人狗情誼令人感動。
陳鉅龍說,收容人與社會短暫隔離,流浪犬則遭遺棄,在犬訓班激出火花,讓收容人更懂得尊重生命,再犯率降低,訓練後的狗被領養,都可看到「這些生命都是有未來希望的」。
日前訓練犬「妮妮」被人領養,負責訓練的收容人「阿隆」說,他與小黑狗妮妮相處八個月,剛開始妮妮很怕生,個性容易失控,與妮妮逐漸培養出感情,妮妮也變得開朗、愛玩,被人領養他非常不捨,真心希望飼主能疼愛妮妮。
領養人彭成浩與母親到新竹監獄接妮妮回家,彭成浩說,他在監獄打工,得知可以領養訓練犬,透過網路選中妮妮。彭母說,妮妮很乖,看見牠彷彿自己家中的狗一樣,有種親切感,會好好疼愛。
副典獄長涂春明說,收容人透過犬隻訓練,跟狗的互動學習對教化收容人幫助很大,流浪狗受訓練後服從度高可以找到理想的領養家庭,收容人、流浪狗都受益,也達到宣傳愛護動物、尊重生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