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全球傳播部Felipe Queipo(左二)與國際佛光會聯合國辦公室主任有望法師(右二)等人合影。
圖╱人間社記者王書華
【人間社記者心設紐約報導】聯合國總部六日舉辦「信仰的關注:栽培氣候責任的種子」論壇,聯合國組織相關之宗教領袖、NGO組織及國家代表逾百人參與。國際佛光會聯合國辦公室主任有望法師應聯合國民間社會部門轄下的全球傳播部邀請,擔任與談人;國際佛光會聯合國辦公室王書華、紐約協會理事蔣祖芬和梁雪玲陪同出席。這是國際佛光會於聯合國深耕十六年後,首次受到聯合國祕書處轄下單位正式邀請參與論壇,為佛光山人間佛教弘揚世界,樹立新里程碑。
論壇引言人、聯合國全球傳播部Felipe Queip指出,根據國際養護組織統計,世界上有百分之十一的人口易受到乾旱、洪水、熱浪、極端天氣和海平面上升等氣候變化影響。過去幾十年氣候模式,可看出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對全球社區,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造成破壞性影響。
五位不同宗教信仰的與談人,分別就特定議題發表和討論。有望法師首先介紹國際佛光會,並以星雲大師於一九九八年國際佛光會會員代表大會發表的主題演說「自然與生命」為主軸,說明佛教本身即負有對自然和人類、為自己和子孫建立更美好世界的共同責任。
有望法師提及,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緣起法」,告訴我們人類的命運、季節變化乃至國家興衰等,皆不離因緣法,形成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循環。自然環境與生活其中的眾生之間相互依存,無論面對自己、人類同胞、飛鳥走獸或地球環境,都應以慈悲心和同理心對待,即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襟。
為落實佛法,國際佛光會、佛光青年團和佛光童軍團將「環保與心保」化為實際行動,積極參與淨灘植樹、掃街、資源回收、慈善園藝等環保活動;也提供社區服務、幫助開發無障礙的公共綠地;乃至推動「蔬食A計畫」,宣導無肉飲食對地球環保與個人健康等益處,還有節能獲獎的綠色寺院建築設計等,都符合支持尊重生命、地球永續發展及負責任的資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