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郁家
「我要變成髒小豬!」
「嘿嘿嘿!各位觀眾,我贏了!」
「看我跳跳跳,所有的棋子全都跳回家了!」
「咦?怎麼所有的棋子都不動,它們在開會嗎?」
親子之間,最常一起進行的活動,不外乎是運動、郊遊踏青、露營、家庭旅行、下廚等,而我們家最喜歡的,就是一起玩「桌遊」。一天之中最快樂的時光,除了全家圍在餐桌旁吃晚餐之外,就是沐浴洗去一天的疲憊後,一家三口坐在軟軟的床上玩桌遊。
五歲多的女兒,會拿出自己喜愛的卡牌組或棋盤,邀我們一起同樂。可別以為年紀小的孩子沒辦法參與遊戲,其實只要讓孩子試玩幾次,或是可以視孩子的能力修改一下遊戲規則,沒什麼是他們不能一起玩的。
記憶配對遊戲,是女兒最先接觸的桌遊。遊戲卡牌的圖案正是她最愛的「佩佩豬」,不僅成功引起孩子的興趣,由剛開始的4張,逐漸擴張成12張,最後是36張,還可以變化遊戲方式─看圖說故事。拿出4張圖卡,讓女兒自己決定順序,說一個短短的故事,這才發現,平時她怎麼也看不膩的卡通,都成了故事裡的重要元素。
拍拍樂,則是訓練反應力與觀察力的好方法。剛開始,每人發5張小卡牌,隨機翻出大卡牌,只要發現自己手上小卡牌的圖示,出現在大卡牌的眾多圖示裡,就要快速地拍一下卡牌;而反應太慢的,就只能望牌興嘆囉!
跳棋,是最經典也是陪伴我們最久的益智遊戲,從四歲左右,女兒就跟著我們一起玩。剛開始,我會幫她找「回家的路」;接著我會提示她,哪一隻棋子可以跳到哪個地方,讓她自己找;最後,就放手讓她自己決定要動哪隻棋子,自己決定要如何讓棋子「回家」。
過程中,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塞車」,尤其全家三人的棋子一起出動時,除了要找出回家的路,還要「快、狠、準」,才能讓跳棋快意馳騁、歡喜返家。
來吧,和孩子一起玩桌遊!全家同樂,讓孩子玩得開心、愈玩愈聰明,也創造出屬於「家」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