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特別展示活體蜜蜂、蜂巢、蜂箱和蟻穴等,吸引親子好奇觀看。
圖/中興大學提供
展覽現場特別展示活體蜜蜂、蜂巢、蜂箱和蟻穴等,吸引親子好奇觀看。
圖/中興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呼朋引伴交朋友、串門子搏感情,類似像這樣社群行為,可不是人類獨有的特性,打從昆蟲數億年前出現在地球上,就已逐漸發展出與人類社會相似的社交生活。為一窺奇妙的昆蟲生態,中興大學昆蟲系系學會特別規畫「真社會性昆蟲展」,以「你今天social了嗎?」為主題,介紹蜜蜂等真社會性昆蟲的起源、階級如何畫分以及覓食築巢等習性,帶領大眾揭開昆蟲世界的神祕面紗。
何謂真社會性昆蟲?參與此次展覽規畫的總召集人中興大學昆蟲系學生邱奕寧表示,像是常見的螞蟻、蜜蜂、白蟻都屬於真社會性昆蟲,別看牠們小小一隻,可是具備良好的生態優勢,不僅族群分布遍集大半個地球,加起來的生物量更占所有昆蟲總生物量的四分之三,堪稱是「昆蟲界的霸主」。
邱奕寧說,真社會性昆蟲會出現許多和人類相似共通行為,像是會三五成群、呼朋引伴,也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以及過著群體生活等。她以蜜蜂為例,就具有共同撫育下一代的特性,像是工蜂會分工合作外出採蜜、再回巢餵食「蜜蜂BABY」,也會幫忙照顧蟻后生下的幼蟲。
而昆蟲不只擁有與人類相似的社交行為,牠們充滿生活智慧的築巢方式也成為我們的學習對象,像是建築師興建的蟻巢結構大樓,就是向白蟻取經而來。興大昆蟲系系學會表示,此次「真社會性昆蟲展」共展示數千件昆蟲標本、模型與昆蟲活體,現場除搭配生動豐富的展板解說,還設置DIY區、大型互動區,讓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認識蟻穴與蜂巢結構,仔細觀察螞蟻和蜜蜂的家究竟是長什麼模樣。
除可透過展覽認識社會性昆蟲特色外,邱奕寧表示,此次展覽還介紹台灣常見的五種白蟻、居家常見螞蟻以及不同種類的蜂,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觀察昆蟲在巢穴內是如何分工合作、決定築巢位置等生態習性。
「真社會性昆蟲展」即日起在中興大學惠蓀堂登場,民眾可免費入場參觀,展期至六月十五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