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俐安畢業展作品,以老年生活照護為題。圖/中原大學提供
羅銘凱規畫吉隆坡茨廠街,重新賦予老街區新生命。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報桃園訊】中原大學建築系以五年的時間,培育學生像一顆顆關懷社會環境的種子,努力在各處開花結果,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力量。為呈現大學五年的學習成果,建築系今年在台北松山菸廠舉辦畢業展,延續中原建築一貫的社會關懷精神。
六十八名畢業生作品有人關注老人長照議題、有人關懷失智症病患,更有許多學生以家鄉環境再造為規畫,希望以專業讓故鄉更好。
其中賴俐安以老年生活照護為題,探討如何將都市閒置空間改造成適合日光治療、五感體驗,並且讓幼兒照護與銀髮族長照都可有效結合;老家在台南下營紅厝里的謝喬安,則為整體環境規畫適合長者安居的健康照護示範基地。
來自馬來西亞的羅銘凱,則以吉隆坡茨廠街為規畫,利用建築平台串連重新活化、讓這個移民第一處落腳的地方改頭換面,並規畫咖啡館、書店、旅館、個人工作室等現代化空間,重新賦予老街區新生命。
「中原建築的一萬小時是我們建築人生的初始,希望未來依然能保有這份熱情與感動」,籌備本次畢業展覽的學生林瑞旗表示,展覽以「萬時」為名,不僅因為建築系五年總計約一萬小時,也希望透過設計來分享這些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