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脫掉民代背心,一秒變農夫!屏東縣高樹鄉民代表會副主席陳美棉,擔任鄉代十幾年,但當地人都知道,她另一個身分,是個標準的農村婦女,她總共在高樹鄉租下近七公頃農地,種植芋頭、檸檬、芭樂、茄子、蔬菜等作物,陳美棉說,因為高樹水質礦物質元素,種出來的芋頭特別香。
高樹鄉民代表會副主席陳美棉已年近六十歲,但從還是少女時就跟著長輩務農,八年前開始種植檳榔心芋,光芋頭田就占地三點五公頃,她說芋頭苗去年八月陸續種植,生長期約八至十個月,大約清明節到中秋節是主要產季。
由於高樹鄉的農田灌溉用水,位於水源保育區內,因來自大武山系所以含豐富的礦物質元素,正是芋頭生長重要成分,再加上適當的肥培管理,讓每株芋頭的葉片碩大、芋桿粗肥;走進芋田,整個人幾乎被芋葉所包圍,而芋頭塊頭相當結實,肉質細緻綿密,並有一股高樹芋特有香氣。
不過,陳美棉認為,高樹芋沒有品牌很可惜,常被外地買去充當成當地的芋頭,近期一直與鄉公所、農會合作,希望打出地方品牌;最近芋頭已進入採收期,預計一個月收成結束,就要讓田地進入休息期,並撒下綠肥補充地力及抑制病蟲產生。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說,自己相當關心芋頭生長情況,尤其芋頭除生鮮煮食外,更能製成芋泥、芋酥、芋塊、芋粉等加工產品,營養豐富,口感鬆軟,不僅食用芋頭美味外,走一趟高樹鄉村,看見片片芋葉,清風徐來隨風搖曳,眼前美景,暑意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