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近 艾草、銀膠菊別搞錯

 |2019.05.28
4925觀看次
字級
艾草雖與銀膠菊相似,但艾草葉子背面有白色絨毛,搓聞後有濃香味道。圖/南投林管處提供
艾草雖與銀膠菊相似,但艾草葉子背面有白色絨毛,搓聞後有濃香味道。圖/南投林管處提供

【本報南投訊】端午節將屆,不少人為掛艾草應景,自行在野外翻找,但外型卻與「毒草」銀膠菊幼株相似,若誤認、誤觸銀膠菊,恐造成接觸性皮膚炎、花粉症、過敏性支氣管炎等症狀,林務局為此教民眾辨認,且籲協助清除。

銀膠菊原產於中南美洲,為入侵外來種植物,三十一年前在台灣屏東被發現,因具侵占性、快速擴散特性,逐年向北擴散,中部主要分布在雲林、彰化的濱海區域休耕地、荒廢地或道路沿線,也蔓延至南投呈小面積零星。

銀膠菊幼株外表酷似艾草,開花時又像滿天星,曾遭誤認採摘或當觀賞植物,因而引起過敏病症。南投林管處表示,接觸辨認應穿長袖衣物,一定要戴手套、口罩,艾草葉子背面有白色絨毛呈現灰白色,搓揉後嗅聞具濃香味;銀膠菊葉背則是淡綠色,且無特殊氣味。

銀膠菊在國際間視為「毒草」,南投林管處長李炎壽呼籲民眾發現其蹤跡後,以人力或機具連根拔除,放入塑膠袋密封再丟棄於垃圾車,送往垃圾焚化爐焚毀,協助保護國內環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