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大順路一帶有一道綠蔭,彷彿是綠色隧道。圖╱謝梅芬
【本報高雄訊】進入夏季,汽機車開在炙熱的路上最希望能有樹蔭擋太陽,高雄市近年為因應颱風、雨季來臨,砍移不少路樹,唯獨在大順路和鼎山路一帶,難得出現有兩旁路樹合拱,彷彿一道綠色隧道,市民行經此地都說非常涼爽,建議高雄市政府應多在市區闢建類似的樹蔭大道 ,千萬不要過度修剪路樹,甚至「理光頭」。
三、四年前,高雄市不少主要道路的中隔島都種植高大樹種 ,近幾年來陸續被移走,像中華路及博愛路中隔島原種植高大椰子樹,但近來已陸續被移走,主因是怕颱風來襲,高大樹木傾倒影響行車,甚至椰子樹的枝葉掉落會打傷路人,最後都移到苗圃。
高雄市工務局表示,適當修剪樹木可增加市容景觀美感、增進樹冠內部通透性、降低災害風險,尤其適當時間修剪,更能促進樹木生長及開花。
每逢颱風來襲,造成全高雄市數萬棵行道樹傾倒,養工處在每年汛期前,都會提早修剪行道樹,卻因委外包商便宜行事,多處路段路樹慘遭「斷頭」,遭護樹團體批評過度修剪,引發外界批評。養工處決定今年起,高雄市樹木修剪人員,必須具備司三年內核發的實作合格證明,合約並載明若過度修剪要罰錢。
高雄市政府從前年起就推動樹木修剪技術人員與監看人員認證考試,每年還會辦樹木修剪講習,藉由講授樹木修剪基礎知識及實際示範,逐年提升修剪人員的正確認知。
高雄市養工處說,樹木修剪證照的合格率僅約三成左右,像高雄市工務局辦的認證課程為例,學員須接受二天的專業知識及實作訓練,才能參加考試,養工處也正研擬補考機制、回訓機制等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