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六十六公尺的〈寶島長春〉在台南美術館一館展出。圖/鄭維真
【本報台南訊】台灣現存最長的集體創作畫卷〈寶島長春〉睽違二十四年,即日起在台南市美術館一館重現,館方為保留最完整的圖卷模樣,特地以近百坪的展覽空間打造三百六十度的圓弧展牆,讓民眾定點環繞就能欣賞全貌,一睹三十八年前的台灣風貌。
南美館長潘襎表示,〈寶島長春圖卷〉全長達六十六公尺,創作時正值台美斷交,由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館長何浩天於一九八一年發起,召集黃君璧、張大千、張穀年、胡克敏、李奇茂、范伯洪、羅芳、蘇峰男、羅振賢、蔡友等十名水墨畫家,花了近半年時間合力創作完成,集合老中青三代的藝術家合力完成,鼓舞人心。
畫作完成後,除在台灣巡迴展出,也曾遠征韓國、馬來西亞、比利時、丹麥等國展示。
十名畫家中已有六人逝世,其中九十四歲的李奇茂前天上午病逝;館方人員說,李奇茂對「寶島長春」開展非常期待,館方也特地規畫動線,讓行動不便的他不必受限於美術館的空間。
圖卷北起基隆嶼、南至墾丁,當年各都市景象、機場、阿里山神木、億載金城等都被勾勒在畫中,以多視點構圖方式連接台灣各地風貌,兼容複合的時空,讓觀賞者遊歷畫境。
此外,館方與新銳聲音藝術家吳燦政合作,運用台灣各地採集的聲音資料庫重新編輯,以聲音形塑台灣民眾過往與未來的記憶,融合傳統經典水墨與現代聽覺藝術,展覽即日起展至九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