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 忍飢挨餓上學去

 |2019.05.14
2274觀看次
字級
學習大教堂是匹茲堡大學著名歷史地標。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數以萬計美國大學生將於接下來幾周領取畢業證書,但他們之中很多人可能是餓著肚子參加畢業典禮。美國大學生學費負擔沉重,目前美國有四千五百萬人仍背負學貸,二○一七年的美國大學畢業生,有三分之二帶著學貸離校,平均負債二萬八千六百五十美元(約新台幣八十六萬元)。為減輕學貸壓力,有些學生不吃早餐、晚餐以節省開支,或是尋求食物救濟。

就讀雷曼學院四年級的卡珊卓.蒙蒂斯表示,因為突發情況,她今年必須申請五千美元(約新台幣十五萬元)的學貸才能畢業,必須將生活費控制在每周十五美元(約新台幣四百五十元)以內。她利用學校的愛心食物供應處,取得日常所需的食品雜貨,打兩份工且不吃早餐,以確保四歲的兒子有規律的三餐可吃。

蒙蒂斯是「糧食不安全」的典型案例,也就是食物來源有限且不穩定的狀態。大學生挨餓曾只是茶餘飯後的趣聞,但最近數據指出,這個問題愈來愈嚴重且普遍,美國近半數公立大學和社區大學學生深受影響。

飢餓也迫使學子輟學

天普大學希望中心針對百餘所社區大學和公立大學進行調查,發現其中百分之四十五在過去三十天處於糧食不安全的狀態。該組織也發現,紐約市立大學學生有百分之四十八在過去三十天處於糧食不安全的狀況。

紐約市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政策研究所的弗羅登伯格教授表示,飢餓迫使學生傾向選擇輟學並就業,影響他們追求學業。天普大學希望中心創辦人拉布教授也表示,另一個狀況就是學生被迫貸款負擔生活費。

例如,對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拉姆齊來說,剛開始他還不清楚要拿到紐約大學學位會欠下多少學貸。上學兩年後,拉姆齊被迫搬回皇后區老家,並開始使用網路平台「分享食物」取得校園內何處可取得免費食物的訊息。

他說,「食物是個大問題」,念大學兩年他已欠下一筆學貸,他估計還要再貸款四萬多美元(約新台幣一百二十萬元)才能撐到畢業,他說:「為什麼我要貸款來買東西吃?」

相關部門啟動糧食援助

包括紐約市立大學等學校,已開始為學生申請「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NAP,即糧食券)幫助他們改善生活。非營利組織「Single Stop USA」全國教育部門主任莎拉.克勞佛表示,二○○九年以來,他們和其他相關單位已協助逾十二萬二千名紐約市立大學學生,他們平均每年可得到價值三千美元(約新台幣九萬元)的糧食福利援助。

克勞佛指出,包括紐約等州,都規定有工作才能申請糧食券,她認為州政府應讓學生豁免這項規定。維權人士表示,學校食堂與商店應開放使用糧食券。

一些政治人物開始在國會提案幫助窮困學生。民主黨麻州聯邦參議員華倫今年領銜提出大學學貸免除法案,希望讓年收入不到十萬美元(約新台幣三百一十萬元)的家戶子弟,免除五萬美元(約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學貸,且讓就讀公立大學完全免費。社運人士希望,目前在美國中小學實施的免費午餐計畫也能擴及大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