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新北市/退休國中老師)
環保署從七月一日起,學校、公務機關、百貨公司與賣場、連鎖餐飲店等四大行業,內用禁用塑膠吸管。但是立委質疑,使用「就口杯」的塑膠量,不見得比吸管少,認為環保署限塑應該要有配套。
基本上大多數業者提供消費者上門飲用的杯子,除了少數業者以一般玻璃、瓷器杯外,大多使用「就口杯」,變成增加的垃圾,不亞於塑膠吸管,更造成環保困擾。
義守大學研究生劉良成研發出「具吸管功能之容器」,他嘗試把吸管與容器結合,也就是飲料杯本體就具有吸管功能,喝飲料時不需另備吸管,方便又實惠。「具吸管功能之容器」捨棄吸管實體,但仍保留功能,符合環保需求及便利性。
如果大多以外帶的連鎖業者,都能提供「具吸管功能之容器」讓上門消費者方便帶走,相信可以減少過量的塑膠杯蓋。
至於提供店裡消費的餐飲店家,也能提供「具吸管功能之容器」,加上提供有創意的圖檔,配合店家行銷的目的,相信可以吸引更多上門的客人到訪。
當百貨與賣場、連鎖餐飲店率先身體力行,一般餐飲店跟進,然後是與學校、公務機關有關的合作社與餐廳,一起加入「具吸管功能之容器」的愛用族群,才能邁出減塑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