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美貿易爭端未解,產業生產步調受到干擾,四月出口較去年衰退百分之三點三、出口連六黑,表現不如預期。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川普變臉」橫生枝節產生變數,是未來全球經濟及台灣出口的不確定因素,預期上半年出口陷入小幅縮減態勢,要到下半年才能有明朗轉折。
財政部統計處物,四月出口二百五十八點三億美元,比去年同月減少百分之三點三,連六個月負成長。進口二百三十一點五億美元,年增百分之二點六,其中資本設備購置強勁上揚近一成七。累計今年前四月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四,進口則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四月對美出口獨強,但對陸出口減很大。四月對美出口三十六億美元,大增近二成二,增幅為近八年來次高、連續三十一個月正成長,也是統計以來對美出口最長的成長周期。對中國及香港的出口則是剔除春節月份外、二○一七年六月以來首次低於一百億美元,年減幅度達百分之八點八,連續六個月衰退。
蔡美娜強調,很多台商將大陸生產基地移回國內,必然會使我國對美出口加分,對陸出口減分,但影響出口的因素很多,包括大陸經濟成長減速等,不是只有中美貿易戰的單一因素,是多重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
四月出口是二○一七年七月以來,剔除春節因素的最低水準。蔡美娜分析,除產業淡季效應及出口物價下跌外,主要受到中美貿易爭端及全球經濟景氣減緩的影響,使產業生產步調受到干擾,供應鏈庫存消化還沒結束,外貿景氣調整期拉長,出口動能疲軟,因此在出口貨品及地區上,呈現下降多、上升少的沈悶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