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嘉義縣阿里山鄉衛生所里佳衛生室日前迎接「貴客」,是一台從阿里山鄉衛生所出發、裝載抗蛇毒血清的無人機。疾管署專家讓無人機成功克服高山、高低海拔落差和溫度挑戰,可能寫下國際紀錄。
偏鄉醫療資源普遍較缺乏,急難救助事件能多快取得資源,往往是救命關鍵。台灣每年有超過千人被毒蛇咬傷,需要抗蛇毒血清治療,但偏鄉衛生所未必有足量血清。疾管署和交通部的合作計畫「大膽」試行,想靠無人機送血清。
疾管署防疫醫師劉宇倫表示,去年底,國際曾有無人機成功載送疫苗的紀錄;國際組織也嘗試在亞馬遜雨林靠無人機送抗蛇毒血清,但機器卡在椰子樹上而失敗。
這一趟阿里山偏鄉無人機物流測試活動在十九日順利完成,證明利用無人機可讓抗蛇毒血清供應克服地形限制,將原本需要一小時車程的運輸時間,大幅降低到僅需十分鐘就能抵達。
阿里山鄉衛生所到里佳的直線距離雖只有七公里,但路途崎嶇,且高低海拔落差達五百至六百公尺,無人機必須飛過山谷、翻過一座山才能到目的地。
劉宇倫表示,根據目前可蒐集到的國際資料,台灣此次的成功經驗,可能是國際首次成功利用無人機在高山載運抗蛇毒血清。
劉宇倫說,要讓無人機運送物資,可靠3D軟體模擬行進路線,最難的是起飛跟降落,必須再三模擬,才能縮小誤差,起飛地跟降落地都必須有操作無人機的「飛手」在場,增加實務複雜度。
為了挑戰偏鄉醫療物資運送,疾管署團隊選擇必須跟救命時效賽跑的抗蛇毒血清,且選定高山、地勢崎嶇的阿里山區為試飛點。高山環境不比平地,無人機飛行時要考量天候,還要注意訊號不能斷訊,或只能靠GPS幫忙定位。
克服了高海拔地形,還有一個難題等著。劉宇倫說,抗蛇毒血清必須保存在攝氏二到八度,勢必得要加裝保冷設備,但又不能太重。團隊決定用冰箱,一開始溫度最低只能到十二度,後來找廠商,做成簡便型溫控冰箱,花了一番工夫,才順利把冰箱裝上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