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筏奏樂 來到古裝劇現場

 |2019.04.29
2381觀看次
字級
池上春耕野餐節,不同船隻載著音樂家演出。圖/記者何定照
南管天后王心心(右)等樂師,在大坡池畔奏完第一曲,再登上竹筏展開「水上音樂會」。圖/取自台東縣政府網站
池上春耕野餐節首度舉行船上音樂會,邀南管天后王心心在大坡池演出。圖/記者何定照

【本報綜合報導】四艘竹筏,載著「南管天后」王心心等南管音樂家,從台東縣池上鄉大坡池畔依序出航,樂聲畫過寧靜水面,王心心幽婉唱腔破水而出。這場別開生面的「水上音樂會」,讓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讚歎:「簡直就像古裝電影!」
池上鄉公所與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上周末舉辦「池上春耕野餐音樂節」,將鄉公所庫藏的四艘工作排筏,改裝為樂師演出船,邀心心南管樂坊的樂師乘竹筏,在大坡池上演奏樂曲,船夫也穿上骨董級的簑衣參與演出。

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意呼應南管盛宴

王心心等人唱奏開場,沿草坡下行彈撥唱念,在池畔奏完第一曲,登上竹筏。梁正賢說,音樂家在竹筏上吹簫、彈琵琶、唱曲,「簡直就像古裝電影演的」。

配合池上美景,王心心唱奏不少古詩詞,包括她作曲的蘇東坡《蝶戀花》、李清照《如夢令》,最後再以李白《下江陵》「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呼應行船。來自各地的遊客憑票入場,圍坐大坡池畔品嘗米食野餐、欣賞國家級藝文饗宴。

心心南管樂坊藝術總監吳素君說,風是最難掌控的因素,試演時竹筏被風吹得撞在一起,讓團隊擔心,還好正式演出時竹筏、風、水「都乖乖聽話」。王心心說,其實在船上很平穩,面臨風與水可能改變船隻走向,「都聽神明的安排」。
音樂會製作人盧健英說,發想這場音樂會的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在上海巡迴,還不停傳訊關心池上天氣,還好老天幫忙。
擔綱船夫的七十一歲池上農民張天助說,早年池上居民會靠竹筏在大坡池捕魚,一九九九年竹筏文化復興,他從那時跟著老一輩學編、划竹筏。如今池上國中學生都要學划竹筏,鄉裡也舉辦竹筏季競賽,年年吸引各縣市參賽,「水上音樂會」再為竹筏帶來新功能。

池上非一夕爆紅 像米一樣點滴累積

池上近年成為觀光熱點,梁正賢說,外界覺得池上好像一夕爆紅,其實這和池上米成為當今重要米品牌一樣,都是經過在地長年累積,「我們是五年磨一劍」,林懷民等人則是池上教育文化的重要推手。

梁正賢有次赴日參訪,看到農產品附有生產履歷、產地標章,深有所感,二○○○年起推動池上米產地證明,「這樣才能杜絕仿冒」。

經過五年落實池上米檢核標準,池上米在二○○五年成為全台第一個擁有產地標章的米。梁正賢說,如今池上米價格較當年成長七成,也是去年稻榖盛產下唯一沒跌的,證明當年產地總量管制、控制品質這條路雖辛苦,但其實走得更遠。

同樣地,池上成為人文觀光勝地,非一夕奇蹟。梁正賢說,二○○九年台灣好基金會尋找在地合作夥伴,他找來十個在地社團各出十萬元,表明合作誠意,池上才贏得發展機會。二○一三年航空公司找男星金城武拍廣告,又逢雲門舞集在稻田前演《稻禾》,池上人文觀光終如「搭噴射機爆發」。

最讓梁正賢感念的是,他覺得最難的是教育,過去雖有基金會頻發獎學金鼓勵學生,但效果有限,沒想到雲門演出前,因林懷民要求培訓義工,意外給了學生表現舞台,「林老師用看來跟教育沒直接相關的方式,解決我們無解的問題」。

梁正賢說,很奇妙的是,雲門演出翌年起,池上國中管樂隊年年得冠軍,原本在台東縣吊車尾的學測成績也突飛猛進;過去池上學生常到隔壁鄉鎮就學,現在是其他鄉鎮學生來池上讀書。他說,雲門的義工培訓,造就池上義工文化,也讓他們學到對細節的重視,「堅持品質、穩紮穩打的重要性,不論對教育或農業都一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