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在藏經樓訪客名冊上簽名。圖/人間社記者胡博雅
【人間社記者胡博雅大樹報導】享譽當代台灣文學與影劇的創作家瓊瑤,久別高雄五十年後再次回訪,行程中特別安排昨日參訪佛光山和佛陀紀念館、藏經樓,由高雄市觀光局局長潘恆旭、科長李淑芝和機要祕書田長沛、華文創董事長何琇瓊等人陪同。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首先於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三樓聚賢堂與一行會面交流,隨後由如常法師全程導覽解說,瓊瑤參觀記載星雲大師弘法歷史的宗史館、展覽館欣賞「慈悲擺渡—德化陶瓷藝術展」、玉佛殿禮拜佛牙舍利、大佛平台拈香祝禱,隨後到藏經樓參觀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
瓊瑤專注著沿途所見所聞,當她甫一踏上宗史館入口處,感到因緣巧合,投影在地上的年分數字,其中標誌著大師出家的一九三八年,正是她誕生的年分。對於事物有相當敏銳審美觀的瓊瑤,讚歎著德化陶瓷展中的藝術作品,驚豔於工藝的精湛細膩和顏色的純粹無暇。如常法師指出,位居中國三大名磁窯的德化白瓷,擅長用白瓷的溫潤精細,表現觀音的慈悲。
拈香禮拜巍峨大佛之後,瓊瑤表示,佛館壯觀的景色令她非常震撼,同時找回清淨、平靜與寧靜感受,彷彿世俗煩惱已然消失,她以「佛和大自然,可以說大自然是佛的一部分。」形容對佛光山和佛館的印象。
參觀過程中,有館內工作人員興奮拿出瓊瑤著作請求簽名,也有參訪團體認出這位著名女作家而開心請求合照。被問起寫作的心路歷程,瓊瑤回首自己二十幾歲出版第一本小說《窗外》後,始終「懷著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瓊瑤以一顆明亮單純的初心,欣然看待與記憶中不同模樣、景物變化的高雄故地。
一行也參觀了藏經樓,由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接待,接著到佛光山大雄寶殿禮佛。瓊瑤說,這是此行最美好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