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教師法修正草案,由於教師團體和家長團體意見不一,分別動員支持者在立法院前形成對立局面,教委會委員左右為難,決議召開座談會,邀請各方團體和學者聚焦討論爭議點並尋求共識。
筆者以教育老兵的身分認為,處理不適任教師應該是各界共同的期望,親師兩大團體應該捨棄成見,相互攜手合作,加速處理不適任教師,不但學生受益,對於建立教師正向形象也有積極性的幫助。
由於現行學校教評會組成成員中,未擔任行政職的老師占二分之一以上,形成外界詬病的「師師相護」現象,確實是造成目前處理不適任教師最大的阻力,適度降低純教師比例,確實有其必要。
教審會增加的外部委員,不是隨隨便便拉人入會,而是聘請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比學校老師更具專業性、獨立性和公正性。
不適任教師處理的緩慢、不具效率,是不爭的事實,如何加速處理不適任教師,是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環,親師兩團體應該跟教育主管機關攜手合作,共同努力讓不適任教師早日走入歷史,這不但親師生都受益,而且也是教育的福氣。
菜籽(台北市/退休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