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泡尿也能憋出一個新鮮職業!中國大陸廣東省深圳一名打工嫂劉欣平,逛街時內急,跑遍街頭巷尾遍找不到廁所,她從憋一泡尿的尷尬中,發現蘊藏無限商機。於是,她辭去工作,當起專職的「導廁員」,每月收入約新台幣三萬兩千元,成為深圳一門新興行業。
劉欣平「導廁」的生意興隆,平均每月能有八千元人民幣收入(約台幣三萬兩千元),她手下的八名導廁員,每月收入也有一千五百多元人民幣。她表示,只要身體健康、熟悉環境,就能勝任導廁員,更不需要投入創業成本。導廁員在路人或遊人內急時「指點迷津」,每次收費最少十元人民幣。
誰會花十元人民幣去上個洗手間?導廁員小熊解釋這門行業的市場空間,他說有人曾因內急找不到廁所,只好就地解決,結果被罰款五十元人民幣。除了怕被罰款,許多外地人認為,與其憋尿難受,甚至憋出病來,或斯文掃地到處便溺,還不如花錢「消災」解決如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