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吃過又餓6 種解決之道

 |2019.04.17
1731觀看次
字級
才剛吃了一大頓,卻仍覺得嘴饞,想要吃點鹹的甜的,然後不知不覺就嗑完了一條巧克力、一包洋芋片。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才剛吃了一大頓,卻仍覺得嘴饞,想要吃點鹹的甜的,然後不知不覺就嗑完了一條巧克力、一包洋芋片。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吃飽還覺得餓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壓力大或睡眠不足,找出老是肚子餓的原因,別再不斷用食物填補無底洞。營養生物化學家、暢銷書作家Libby Weaver分析以下幾個讓人不斷感到飢餓的原因:

一、真的需要食物

第一個飢餓的原因,是真的對食物有生理需求。最明顯的飢餓訊號,就是血糖降低。為了辨別是否身體真的需要食物,請注意飢餓感是否緩慢地出現(情緒飢餓通常發生得很快),胃咕嚕咕嚕叫,另外,試試喝一大杯水後,是否還感到飢餓。然後問問自己 :我想再吃點青菜嗎?如果答案是「不」,那恐怕不是真的餓。

解決方案:一整天的飲食要規律、營養均衡,不要不吃早餐。從「全食物(Whole food)」攝取的營養成分、脂肪,更能幫助維持飽足感。

二、覺得無聊、悲傷或孤獨

如果想要的是甜食,你可能不是真的餓,就像在生活中尋找甜蜜,期待一些讓人快樂的東西。「有些人在晚餐後繼續吃東西,告訴自己沒吃飽,其實他們是在試圖麻木痛苦的情緒。」

解決方案:寫日誌,搞清楚你真正要的是什麼。寫日誌能幫你了解什麼狀況下會出現情緒化的食物渴望?

三、壓力很大

壓力是導致不斷渴望食物的另一大因素。當身體產生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升高時,會需要「燃料」驅動,以擺脫身體所認為的危險狀態。身體的兩種燃料是葡萄糖和脂肪,而腎上腺素需要能快速燃燒的燃料,因此身體會得到「燃燒葡萄糖」的訊息,壓力反應使你渴望甜食,以補充整日燃燒的熱量。

解決方案:練習深呼吸並減少咖啡因攝取。科學證實,深長緩慢的呼吸,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達到身心放鬆。早上醒來時,做深呼吸練習,無論是冥想、太極拳都可以。

或者在一天之中,作二十次深緩的呼吸練習,可以利用等紅燈的時刻、上班的空檔。

四、食物缺乏色彩、多樣性和風味

人類其實先用眼睛吃飯,然後才是嘴巴。如果你的飲食中盡是漢堡、薯條和餅乾等顏色單調的食物,那麼缺乏色彩和多樣性,無法帶來感官愉悅刺激,可能是不斷感到飢餓的原因。

解決方案:在飲食中添加各種顏色的天然食材、嘗試不同口味和口感。

五、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時,調節飽腹和食欲的兩種主要荷爾蒙(瘦素和飢餓素)會發生變化。睡眠不足時,身體會驅使你吃更多東西。

解決方案:確保每晚有睡滿八小時,保持規律的上床、起床時間。

六、 養成習慣

特別容易在飯後感到飢餓的人,可能是長久以來自己養成的習慣,例如飯後甜點。

解決方案:改變飯後甜點內容,並吃更多膳食脂肪。如果無法戒掉吃甜點的習慣,最好學習製作健康的甜點,可以讓甜點的脂肪含量高一些,增加飽足感,一次做好一周的量,點心會隨著保存日期產生微妙甜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