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 器宇非凡的一代女皇

文/李胤霆 |2019.04.15
1645觀看次
字級

文/李胤霆

近年,隨古裝劇《武媚娘傳奇》熱播,「武則天」再度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而我最早對武則天的記憶,是媽媽曾常哼唱:「娥眉,聳參天;豐頰,滿光華。器宇非凡,是慧根……女中豪傑,武則天。」曲中透著的豪氣,讓我對武則天十分感興趣,總特別留心。

武則天的父親是唐朝開國功臣之一的武士彠。唐代社會風氣開放,不過分壓抑女性,武士彠發現女兒聰慧敏俐,善表達,且魄力十足,便教她讀書識字,也帶出門增廣見聞。史載,武則天十多歲已博覽群書、精通書法,詩詞歌賦皆具水準。許是如此,加之面容姣好,十四歲時,便奉召入宮。入宮日,還安慰母親:「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可見她遇事無懼的膽識。

進宮之後,武則天短暫和唐太宗有過交集,也獲賜名「武媚」,後人稱「武媚娘」。然而,她愛上的,是常去侍奉太宗湯藥的太子李治。太宗駕崩時,其嬪妃皆入感業寺為尼,她寫下〈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吐露思念已成高宗的李治,哭花了眼、面容憔悴、裙上滿是淚痕。待武則天被高宗迎回,終成皇后,是他們這段感情最好的結果。

武則天的學識才華、謀事智慧和果斷性格,讓她取得高宗的信任,成為最得力的助手。當高宗患病,「苦風眩頭重,目不能視。」更倚賴她批奏章、做決策,甚且同時臨朝。他們不僅是夫妻,也是政治夥伴,為武則天稱帝奠下了基礎。

高宗病逝後,胸懷天下的武則天,對兒子們即位後的表現甚為不滿,索性建立(武)周朝,改名「武曌」,自許如日月凌空,光芒澤披天下。她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更是唯一一位女皇帝。

武則天執政,在政治上,廣納諫言、提倡科學、打擊門閥世族、完善科舉制度,拔擢狄仁傑、宋璟等良相;經濟上,重視農業,發展手工業,促進商業繁榮;文化上,看重文史與古蹟,提高社會的文化素養;外交上,鞏固絲路,穩定邊疆形勢,讓百姓過了一段安定、富裕的時光;為日後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良好根基。

然而,武則天也面臨許多責難與挑戰,最有影響力要屬徐敬業起兵,並由駱賓王撰寫〈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文中聲色俱厲的批評她,並號召恢復李唐天下。但她讀到此文,反先責問:「宰相安得失此人?」認為有才的人未得重用,是宰相失職,證明她的知人善任。

掌權近半世紀期間,武則天曾任用酷吏,成語「請君入甕」,便源自她手下酷吏來俊臣和周興。此外,她執政後期好大喜功、崇信佛教、放任男寵和武氏子弟為亂,皆成為過失,讓世人對她有極分歧的兩面評價。

武則天晚年退位,由兒子中宗李顯復位,被尊稱「則天大聖皇帝」,即為「武則天」稱謂由來。而她有令,死後與高宗合葬,僅於墓前豎立「無字碑」。

不撰碑文的原因,眾說紛紜,我更願意相信,武則天一路從腥風血雨的鬥爭中走來,已竭力為國家付出,倘若還一味想著能留下什麼,於她無非是徒增煩惱。不如,將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便是她留下「無字碑」的理由,更是她最後為世人展現的非凡氣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